MIT新技術:利用嵌段共聚物讓芯片實現自組裝
2017-03-29 來源:新浪科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讓芯片按照預定的設計和結構自行組裝。這項技術有望進一步推進有著50年歷史的“摩爾定律”,從而繼續壓縮計算設備的成本。
該研究項目的重點是在芯片上自行組裝線路,而這恰恰是芯片制造行業最大的挑戰之一。
有了這種技術,就不必像現有的方式那樣在硅片上蝕刻細微特征,而是可以利用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材料進行擴張,并自行組裝成預定的設計和結構。
MIT化學工程系教授卡倫·格里森(Karen Gleason)表示,這種自組裝技術需要向現有的芯片生產技術中增加一個步驟。
現在的生產技術要利用長波光在硅晶圓上燒制出電路形態。目前的芯片需要采用10納米工藝,但很難使用同樣的波長填滿更小的晶體管。EUV光刻技術有望降低波長,在芯片上蝕刻出更細微的特征。這種技術有望實現7納米工藝,但即便已經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研發資金,這種技術依然很難部署。
MIT認為,他們的新技術很容易融入現有生產技術,無需增加太多復雜性。該技術可以應用于7納米生產工藝,有關這項技術的論文已于本周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
原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nnan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ano.2017.34.html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東北林業大學劉守新教授團隊 Small:乙醇介導的膠束自組裝實現具有單晶形態和可調孔結構的有序介孔炭 2025-05-02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鄭大李占偉教授團隊 Nano Lett.:Janus粒子自受限自組裝構筑強圓二色性納米螺旋陣列 2025-03-25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國科大王洋副教授 JACS:單催化劑無鏈轉移試劑合成烯烴嵌段共聚物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