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大多數HA基的水凝膠通過化學交聯的方法進行制備。然而,在這種制備方法中,交聯劑和有機溶劑的使用以及終產物含反應副產物的情況難以避免,這些問題很可能對HA的生物相容性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影響HA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短期及長期應用。
利用氫鍵作用、疏水作用及離子相互作用等非共價作用能有效構筑物理交聯的水凝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化學法制備的水凝膠存在的問題。盡管HA是公認的非凝膠多糖,但可通過冷凍-解凍方法在pH較低的條件下制備HA的物理凝膠。
HA冷凍-解凍物理凝膠形成的一般機制為:水溶液冷凍凝固時發生相分離,使得大分子高濃度富集相中分子鏈被強制排列,進而形成并行聯結結構而形成交聯區,該交聯結構在解凍過程仍能保持。然而HA冷凍凝膠網絡結構中的連接方式與一些關鍵影響因素(如分子尺寸、加工步驟、分子構象等)對凝膠化的作用一直以來不清晰,HA分子中羥基、羧基和乙酰氨基對凝膠網絡結構形成的貢獻有待闡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張洪斌研究員等人通過冷凍-解凍方法在低pH條件下制備了HA物理交聯水凝膠,并對加工過程(包括冷凍時長、冷凍-解凍過程的循環次數等)、HA的分子量、多羧基及多羥基小分子的加入等因素對HA冷凍水凝膠形成的影響進行了探究,揭示了酸性和中性凝膠網絡的詳細結構。該工作以“Freeze-Thaw-Induced Gelation of Hyaluronan: Physical Cryostructuration Correlated with Intermolecular Associations and Molecular Conformation”為題于2017年7月28日發表在期刊Macromolecules上。
圖1:HA冷凍-解凍物理凝膠網絡結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模型。
(A)酸性冷凍凝膠分子間鍵合情況;
(B)中性冷凍凝膠分子間鍵合情況;
(C)加入二元羧酸的酸性冷凍凝膠分子間鍵合情況。
圖2:HA冷凍凝膠制備過程中HA分子鏈不同形態示意圖
溶液中的天然HA表現為“剛性”無規卷曲。Martens等提出多重螺旋鏈段和扁平鏈段兩種鏈段與不同構象共存。酸化后,通過排出HA中的羧基對分子間和分子內靜電排斥進行篩選,發現HA鏈處于扁平鏈構象并發生纏結。在冷凍凝膠制備過程的冷凍步驟中,分子鏈中的許多螺旋構象部分通過與高濃度未凝固相中的其他分子鏈相關聯、轉變為扁平鏈構象。
研究人員為進一步了解HA凝膠化過程的機制、控制HA冷凍凝膠物化性質,對冷凍時長、冷凍-解凍循環的次數、HA分子尺寸、多羧基或多羥基小分子的加入等因素對冷凍凝膠化及HA最終性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種新的HA冷凍凝膠的凝膠機制及分子間相互作用模式。
HA冷凍凝膠化過程是一個物理低溫結構化過程。本研究表明,冷凍凝膠的物化性質受冷凍時長、冷凍-解凍循環次數、HA的分子量及加入的小分子(如二元羧酸和多元醇)的影響。冷凍時間長、冷凍-解凍循環次數多、HA分子量高、二元羧酸(如琥珀酸或戊二酸)的加入使冷凍凝膠的機械強度得到提高,而多元醇(如乙二醇、丁二醇或甘油)的加入則抑制了凝膠化過程的進行。物理交聯的存在使冷凍凝膠具有一定的熱穩定性、耐酸解和酶解能力,這些都是生物材料的重要性質。此外,本研究還發現:-COOH間的氫鍵作用提高了HA酸性冷凍凝膠網絡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穩定性,而-COO-與-NHCOCH3基團間的氫鍵作用則有效提高了中性冷凍凝膠網絡的穩定性;然而,羥基對酸性和中性冷凍凝膠中的凝膠網絡中的氫鍵形成均無顯著貢獻。
論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7b01264
- 重慶大學蔡開勇/馮茜 Adv. Mater.:一石二鳥策略修復椎間盤髓核 2024-12-26
- 廣西師大沈星燦教授、蔣邦平教授、梁宏教授團隊:二價陰離子驅動溶菌酶凝膠化的普適性策略及其免疫記憶抗糖尿病傷口感染復發 2024-09-09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潘紹武研究員 Adv. Funct. Mater.:原位成型生物電極實現高度共形、穩定的電生理信號界面 2024-04-30
- 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天津醫院楊強主任醫師 AFM:核酸堿基驅動的透明質酸可注射黏附水凝膠增強退變性椎間盤修復 2024-03-13
- 四川大學孫勇/白浪《Small》:固定四環素的透明質酸纖維調節黏附性膠原基凝膠穩定性加速感染傷口愈合 2023-07-19
- 北京基礎醫學研究所劉志強/袁增強、浙江大學相佳佳 AFM:蛛網啟發的具有微環境靶向性及多級響應功能的粘性納米系統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