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阮長順副研究員、潘浩波研究員與呂維加教授研究團隊在三維生物打印制造人工類組織領域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生物打印優化設計及誘導型生物墨水的研發,成功構筑精確排布成骨細胞的“活”人工骨組織。所制造的“活”人工骨,不僅維持細胞短時間的高存活率(24小時內大于95%),還能實現細胞長時間的體內外功能化,促進新骨再生。此項研究成果以題為“3D-Bioprinted Osteoblast-Laden Nanocomposite Hydrogel Constructs with Induced Microenvironments Promote Cell Viability, Differentiation, and Oste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具有高細胞存活率以及促進成骨分化和新生骨組織生長的三維骨細胞打印系統及其在骨修復中的研究)發表在權威刊物Advanced Science (《先進科學》,DOI:10.1002/advs.201700550,影響因子9.034)上。
將成體細胞或干細胞與生物材料復合作為生物打印墨水,制造具有功能的人工組織與器官是組織修復再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然而,如何維持通過三維打印后活體細胞的短期活性,并實現三維打印人工類組織在體內外的長期功能化,是限制三維生物制造研究應用的瓶頸之一。阮長順副研究員課題組一直從事三維生物打印及生物材料墨水的相關研究,先后探索過生物材料降解性能調控細胞行為(Scientific Reports, 2017(7): 6794)和三維打印構建高強度納米復合水凝膠的人工骨組織研究(與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合作, ACS Biomater. Sci. Eng, 2017(3): 1109?1118)。
本研究中,團隊成功搭建了一種多通道、常溫成型的三維生物制備系統 (Bioscaffolder 3.1, GeSiM)。基于該平臺,通過材料優化構建,實現以活性的高強度水凝膠/納米硅鎂鹽復合生物墨水構建穩固的骨修復支架支撐體系(第一通道)和以生物相容性優異的透明質酸包裹均勻分散的成骨細胞為維持細胞存活體系(第二通道)。兩通道交替打印,實現含細胞的“活”人工骨組織。前期,透明質酸提供細胞保護,維持高細胞存活率和精確排布。后期支撐體系控釋骨修復活性離子(鎂,硅離子等),促進細胞分化和功能化。進一步體內動物實驗證實,該“活”類骨組織,不僅具有在骨缺損部位優異修復能力,還能實現異位新骨生成。因此,該研究將推動三維生物制造技術在組織修復再生中的應用。
三維生物打印構建“活”人工骨組織示意圖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圳市孔雀團隊、國家自然基金、國家863計劃廣東省青年拔尖人才及深圳市科創委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1700550/full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加州理工學院高偉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 Science:基于聲波驅動的活體深部精準3D打印技術 2025-05-0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Adv. Mater.》:開發一種類組織柔軟的全凝膠電池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