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與后修飾方法學旨在發展聚合物合成與修飾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在高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陳永明教授課題組近幾年從有機化學進展中尋找在高分子化學的應用這個思路,開展研究取得以下部分進展。
溴代聚合物是高分子合成與應用研究中很重要的中間體,受限于直接聚合方式官能團的耐受性,可通過聚合物前驅體溴化后修飾進行合成。傳統溴化反應存在反應效率低,毒性高,分離純化困難等問題,我們開發出N,N-二乙基-S,S-二氟-硫化亞胺四氟硼酸鹽/四丁基溴化銨/1,8-二氮雜二環十一碳-7-烯組合,實現了聚合物側羥基與端羥基的原位溴化轉變。反應溫和高效,轉化率幾乎100%(Polymer Chemistry 2017, 8, 2189-2196)。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py/c7py00283a#!divAbstract
聚烯烴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因其缺乏極性結構單元和官能團導致親水性差、表面能低等特點,限制了其在共混復合、粘接和印染等領域的應用。聚烯烴直接后修飾合成功能化聚烯烴可以克服官能團耐受性差,金屬催化劑活性低等缺陷。我們開發出N-羥基鄰苯二甲酰亞胺與偶氮酯組合實現了對聚乙烯的胺化后修飾,還開發出N-鹵化胺類在光照條件下對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氯化、溴化后修飾方法。反應條件溫和,無金屬催化劑參與,接枝含量可調,無交聯斷鏈現象。以上方法還可應用于薄膜表面化學改性上(Macromolecules 2017, 50, 3510-3515;Polymer Chemistry 2018, 9, 1309-1317)。
論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mol.6b02572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py/c8py00013a
含硫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性質,在特種塑料等領域上有潛在的應用前景。聚硫代酰胺作為一類含硫聚合物,其合成方法卻鮮有報道。我們開發出一種在單質硫的參與下,以脂肪族二胺為單體一步聚合得到聚硫代酰胺的方法。通過對聚合條件的優化,得到了高產率、高分子量的聚硫代酰胺,得到的聚硫代酰胺有著良好的熱力學性質。最后,折光性能測試結果顯示,聚硫代酰胺的折光指數均在1.60-1.80范圍內。考慮到此合成方法的簡便性及聚硫代酰胺的可加工性,聚硫代酰胺有望發展成為一類重要的高折光性材料。(Macromolecules2017, 50, 8505?8511)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mol.7b01788
聚內酯材料在納米醫學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能,帶有氨基的聚內酯類材料更是非常少見。我們開發出以天然谷氨酸為原料,通過酯化、還原、Boc保護以及關環反應得到α位帶氨基的戊內酯單體(NHBoc-VL),并實現其可控聚合的策略。脫保護后得到的氨基聚戊內酯研究發現其在pH 7.4時的降解速率要明顯快于pH為5.6時的降解速率(Macromolecules 2018, 51, 2526?2532)。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mol.7b02489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資助和支持。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南京大學張曄團隊誠聘高分子合成方向博士后、科研助理、博士生 2024-12-07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啟事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4-11-12
- 中山大學陳永明教授團隊石毅副教授 Macromolecules:實現不同組成和尺寸星形聚合物的快速和高效合成 2024-04-14
- 中山大學陳永明教授團隊石毅副教授 Macromolecules:聚合物分子刷嵌段共聚物的高效可控合成及PISA行為 2023-02-12
- 中山大學李遠超副教授/陳永明教授團隊:在開發力致變色力色團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