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大學研發新型人造智能皮膚,或讓機器人也有觸感
2018-07-04 來源:網易科技
7月4日消息,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所謂的人造智能皮膚,他們宣稱未來有一天能夠借助這項技術為截肢患者帶來更加完善的修復學,或者打造出具有敏感觸覺的機器人。
格拉斯哥大學的可彎曲電子學和感知技術研究團隊計劃研發出一種超級柔韌的人造皮膚來模擬人類皮膚的行為。人類皮膚擁有自己的神經元而且能夠在碰觸時立即作出反應,完全不需要依靠大腦反饋的指令信息。
這個研究項目被稱為neuPRINTSKIN,是由Ravinder Dahiya教授負責的,該項目是建立在一個更早的電子皮膚研究項目的基礎上,之前的研究曾使用打印的神經晶體管和石墨烯來打造會“思考”的電子皮膚。
Dahiya教授稱:“該研究將在目前的觸覺皮膚下增加一個神經層,neuPRINTSKIN項目也將為電子皮膚的研究帶來全新的研究方向,并且將引發幾大領域的變革,比如說機器人學、修復學、人工智能、可穿戴技術、新一代計算機和可打印的柔韌電子學等。”
人類皮膚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系統,能夠通過一系列的神經傳感器探測到壓力、溫度和質地等感覺。這個項目就是受到真正的人類皮膚的啟發,它將借助電子工程學領域的最新技術來模擬人類皮膚的某些特點,比如說輕柔、可彎曲而且擁有觸感。這種電子皮膚將不僅僅模擬真正皮膚的形態學,而且也將模擬它的功能。
Dahiya教授稱補充道,這種智能皮膚的研發對于自動化機器人的研發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它能夠讓人機互動變得更加安全可靠。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南工陳蘇教授團隊 AHM:靜電紡絲 - 反應涂膜技術制備肉感人造皮膚新成果 2024-03-23
- 南洋理工大學王一凡團隊 Small:可用于壓力檢測和接近感應的新型人造皮膚 2023-01-29
-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劉丹青教授、詹媛媛博士 AM:極性可變的仿生出汗皮膚 2023-01-09
- 西安交大邵金友、田洪淼團隊《Mater. Horiz.》:開發出基于多功能智能皮膚的自適應變色系統 2023-04-05
- 密歇根州立大學曹長勇教授團隊:具備自供電感知功能的智能軟機器手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