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薛闖教授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田東旭副教授、邱介山教授、趙宗彬教授和物理學院高飛副教授團隊合作,在碳納米管分離膜純化醇類生物能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薛闖教授及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楊德才、田東旭副教授等以“Tuned Fabrication of the Aligned and Opened CNT Membrane with Exceptionally High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for Bioalcohol Recovery”為題發(fā)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并被選為雜志補充封面論文(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
由于石油資源逐漸枯竭和大氣污染日益嚴重,乙醇和丁醇作為代表性的生物燃料受到強烈關注。目前生物法生產生物醇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對產物的脅迫耐受性差,導致產物濃度低,下游產品分離能耗高等突出問題。由于滲透汽化具有分離效率高、能耗低、無污染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分離技術,但是當前滲透汽化膜存在滲透性和選擇性之間不可兼得的問題。目前研究最多的滲透汽化膜材料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擬結果表明小分子在PDMS中的擴散屬于“空穴跳躍擴散理論”,即擴散并非是連續(xù)的,而是原地的小幅震動與大幅的跳躍相結合,使其擴散速率較低。碳納米管(CNT)內外壁非常光滑,摩擦力小,有利于分子的快速傳輸,可作為理想的膜填充材料。但是傳統(tǒng)的共混制備法,使得CNT在膜中無規(guī)聚集,無法有效控制和進一步提高CNT膜的結構和性能。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垂直排列的CNT具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勢,如單分散的納米孔道、水分子可快速通過等,使其在膜分離領域具有潛在應用。
針對以上難題,該研究團隊利用垂直取向的CNT陣列作為原料,采用低溫等離子體對CNT刻蝕開口,通過滲透填充的方法首次制備了類似“漢堡”結構的垂直定向兩端開口CNT/PDMS復合膜,實現(xiàn)了碳納米管在高分子介質中的均勻分布,并保持了碳納米管的高度取向。該復合膜打破了傳統(tǒng)CNT共混膜的填充極限,達到37.4 wt%,同時還兼具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同時,膜內兩端開口的CNT陣列提供了納米級(~10 nm)的運輸通道遠大于PDMS埃級別(~5 ?)的跳躍空穴,極大的提高了滲透分子的擴散速率,具有滲透汽化-超濾機制的復合膜對生物醇的分離性能顯著提升(最大提高9倍)。此外,研究人員通過DFT理論計算表明,丁醇、乙醇和水分子與CNT管內側的吸附能大于管外和PDMS,使?jié)B透分子在膜內擴散首選CNT管內,從而提高了復合膜對生物醇分子的滲透性和選擇性。這種“漢堡”結構的垂直定向兩端開口CNT/PDMS復合膜,打破傳統(tǒng)膜存在的滲透性-選擇性之間難以權衡的問題,為分離膜的制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并可以顯著提升生物能源醇類分離的經(jīng)濟性,使醇類生物能源生產過程更有市場競爭力。
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大連市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大連理工大學優(yōu)秀青年人才科研專題,大連理工大學“星海學者”人才培育計劃等的聯(lián)合資助。
- 西工大顧軍渭/阮坤鵬團隊 Angew:本征高導熱液晶聚二甲基硅氧烷熱界面材料 2025-01-22
- 南京大學徐飛教授 AFM:具有高環(huán)境穩(wěn)定性的眼壓監(jiān)測智能隱形眼鏡 2024-04-17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宋仕強團隊 JMCA:糖塑法輔助制備的具有優(yōu)異觸覺感知功能的中空PDMS可穿戴織物 2024-03-13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非均相潤濕性策略構筑高效原油/水乳液分離膜 2024-05-01
- 浙大徐志康教授團隊誠聘博士后 - 材料、化學、能源、環(huán)境工程 2024-03-16
- 浙江大學徐志康教授/張超研究員團隊 Small:支撐液膜穿上聚酰胺裝甲,耐用的新型氣體分離膜 2024-02-22
- 國科大郭存悅/深大陳光明、杜春雨 CEJ:有機碳化修飾碳納米管及其高溫穩(wěn)定熱電性能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