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王獻紅研究員團隊用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并實現量產
2018-10-22 來源:新華網
記者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了解到,該所王獻紅研究員團隊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歷時二十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年產5萬噸。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但又是一種低成本碳資源,以其為原料可以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降解產物對環境無污染,而且生產成本較低。
自1997年起,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就開始布局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原理上并不難,難點在于如何研發高活性催化劑合成出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塑料,并通過低成本改性讓這種物質達到最優性質。”王獻紅說。
通過與多個企業開展技術合作,經過反復試驗,團隊于2014年完成了性能優良的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工業化工藝設計。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支持,獲得美國專利2件、日本專利1件、中國發明專利27件,形成了完善的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該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已經實現量產,工業化生產能力達年產5萬噸,可用于制備塑料袋、快遞包裝等。
同時,用這種材料制成的地膜,已經過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連續4年覆膜試驗,有望為解決農田地膜殘留污染提供新突破口。
2018年以來,研發團隊繼續努力,為全國5000畝農田“穿”上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農用地膜,目前農田試驗效果良好。
“我們會加大力度進行市場化推廣,如果工業化規模達到年產30萬噸,成本會進一步降低。”王獻紅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浙江大學倪旭峰、凌君團隊 Macromolecules:由二氧化碳、1,3-丁二烯和生物基二醇合成功能性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2025-01-07
- 上海交大莊小東、王天富/北科大張娟 Adv. Mater.:偶極增強聚合物促進大電流電催化二氧化碳制乙烯 2025-01-02
- 浙大伍廣朋/楊貫文課題組 Macromolecules:環氧丙烷與二氧化碳共聚物聚碳酸亞丙酯PPC的無金屬化高效制備 2024-09-29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東華大學何創龍教授團隊 Biomaterials:一種具有高彈性的超柔軟熱塑性生物降解彈性體用于動脈再生 2024-12-05
- 西安交大郭保林/憨勇/趙鑫團隊:具有各向異性微通道和順序遞送雙生長因子的可生物降解導電IPN原位冷凍凝膠用于骨骼肌再生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