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環境問題是目前人類面臨的兩個重大危機,也是科研工作者關注的重點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獨特的物理性質、醒目的光電轉化效率和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等特點,被認為是一種擁有巨大解決能源問題潛力的光伏器件。但其電池效率衰減(穩定性)等問題是其走向工業化應用急待解決的課題。現行鈣鈦礦電池比較普遍使用的空穴傳輸材料是一種比較昂貴的螺二芴結構化合物(spiro-OMeTAD),需要通過摻雜鋰鹽以提高電池的性能,但這同時加劇了鈣鈦礦電池的不穩定性。所以一直以來研究人員希望尋找更加廉價和穩定的空穴傳輸材料來替代傳統材料。
日前,能源及催化領域國際知名期刊《Solar RRL》在線發表了題目為“聚噻吩/酞菁納米復合材料用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空穴傳輸材料”(P3HT/Phthalocyanine Nanocomposites as Efficient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論文。該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南科大化學系2016級本科生胡啟錕,南科大化學系許宗祥副教授為通訊作者。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示意圖
酞菁銅是一種具有優異光電特性的廉價小分子半導體材料。但其有機溶解性比較差,不利于廉價液相工藝規模制備光電器件。許宗祥課題組從分子設計層面出發,開發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銅并制備納米材料,通過酞菁納米材料與廉價商業化的高分子材料聚噻吩復合,開發出了具備更高載流子遷移速率及環境穩定性的空穴傳輸材料,實現溶液法制備出光電轉換效率為16.61%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于傳統商業化的螺二芴結構化合物(spiro-OMeTAD)。同時器件的穩定性大幅度提高。
酞菁納米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圖
該項研究工作獲得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學科布局項目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olr.201800264
- 東華大學陳義旺/胡華偉課題組 AEM:寡聚噻吩添加劑調控形貌并抑制電荷復合實現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4-01-14
- 廣州大學孫會靚教授團隊《Adv. Energy Mater.》:新型聚噻吩衍生物實現高效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2023-06-25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 Macromolecules: 嵌段序列對全共軛三嵌段高分子結晶結構和性能的影響 2022-08-31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廉卿團隊 Nat. Mater.:基于氰基功能化n-型高分子半導體電子傳輸層的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5-03-05
- 華南師范大學姜小芳教授《Nano Lett.》: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波長可調諧鈣鈦礦圓偏振微納單模激光 2025-03-04
-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文 AFM: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鈣鈦礦圓偏振光電探測器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