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NATURE《自然》2018年度囊括最重要科學事件的十大人物
2018-12-19  來源:科學網(唐鳳)

  《自然》12月19日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人物”。

  《自然》每年遴選出10位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士。雜志特寫版主編Rich Monastersky表示:“本年度十大人物的故事囊括了今年最重要的科學事件,從發現超導態到飽受批評的人類基因編輯。”

  1. 曹  原   

  年僅21歲的物理學家曹原協助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零電阻導電的方法,該研究成果開創了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有望最終實現能源利用率與能源運輸效率的提高。

  他也是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

  曹原喜歡將東西拆了重裝。他的導師說,曹原本質上是個“動手達人”,他在工作之余會用自制相機和望遠鏡拍攝夜空,這些作品在曹原的辦公室隨處可見。


  2. Viviane Slon  

  德國馬普學會人類演化研究所古遺傳學家Viviane Slon與同事發現了一個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的“混血兒”。

  3年前,Slon對一塊古代骨骼碎片進行DNA檢測時,發現該骨骼來自兩個已滅絕人類族群的混血后代,她當時確信自己搞錯了。

  這個基因組有一半看起來像尼安德特人的,另一半像曾經在亞洲出現過的丹尼索瓦人的。

  在找不到任何錯誤后,她把這個結果告訴了同事,并開始仔細思索這一結果的含義。

  進一步的測試確定,這位年輕成年女性是生活在約9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丹尼索瓦人男性的女兒,同事們親切地稱她為Denny。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顯示兩者存在過基因交流,但此前從未發現過這種情況的直接后代。這一研究結果于8月一經發表,便引起了科學界和公眾的強烈反響。

  Slon還希望能考察生活在歐亞遺址之外的古人類的生活。她說:“還有一整個世界等著我們去探索。”


  3. Jess Wade  

  物理學家JessWade為提高女性和有色人種在科學界的地位付出了巨大努力,包括為女性科學家創建數百條維基百科詞條。

  Wade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一位高分子物理學家,參與過眾多以構建多樣性為目的的科學傳播項目。

  在得知90%的維基百科編輯都為男性,且百科上有個人詞條的女性只占18%后,她開始了一天編寫一個詞條的習慣。

  最初,她并沒想過這一舉動會引來全球關注,她只是單純想要糾正這一在線百科中女性和有色人種科學家代表不足的現狀。

  7月,她將一條對她工作的惡意評論發到推特上后,立刻收到了對她這一行動鋪天蓋地的支持。她說:“如果沒有那條刻薄的留言,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如今,她已經創建了約400個詞條,并與機構合作定期舉辦“編輯馬拉松”。“我認為多樣化的團隊能把科研做得更好。”她說,“所有這些行動終將確保學術共同體能更加強大、有韌性、富有創造力。”

 

  4. Robert-Jan Smits  

  歐盟委員會開放獲取特使Robert-Jan Smits率先發起的“S計劃”是一項推進科研論文開放獲取的大膽倡議,掀起了科學出版業的巨浪。

  “S計劃”得到英國、法國和奧地利等國的國家資助機構以及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私人資助機構的支持。

  “S計劃”發布指南概述了研究人員遵守的3種方式。他們可以在開放獲取雜志或平臺上發表文章。

  他們也可以在訂閱期刊上發表文章,但最終的同行評議版本或接受的手稿需立即出現在開放獲取存儲庫中。

  最后,與之前規定有所不同的是,受資助者將被允許在混合期刊上發表文章,這些期刊收取訂閱費,但也提供開放獲取選項,但前提是期刊已承諾轉向完全的開放獲取模式。

  但有研究人員表示,該指南仍然限制了研究人員發表研究成果的自由。

  此外,“S計劃”究竟會給科學出版業帶來哪些沖擊,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

  哈佛開放獲取項目及哈佛學術交流辦公室主任Peter Suber表示,“S計劃”的細則會公開征求意見,可能主要取決于有多少其他資助機構愿意采納這一做法,但這項計劃至少能提高研究的可獲取度。

 

  5. Barbara Rae-Venter  

  此外,開放數據也是Barbara Rae-Venter的工作重心,她通過公開的基因組數據,協助警方逮捕了曾在上世紀70-80年代犯下數起兇殺案的“金州殺手”。

  2017年2月,Rae-Venter接到了一位偵查員的電話,對方請她協助偵破一起刑事案件。Rae-Venter說:“我回答:‘沒問題’。”

  Rae-Venter當時是加州北部的一位已退休的專利律師,她并未意識到自己即將協助追捕的是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和強奸犯之一。

  在Rae-Venter的幫助下,兇手終于在今年落網,而基于遺傳系譜學鑒定罪犯的方法雖然具有爭議性,但也被證實具有強大作用。

但  是,Rae-Venter表示,自己最早學習遺傳系譜學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祖先來源。

 

  6. Anthony Brown  

  另一位潛心研究數據集的天文學家Anthony Brown率領其團隊,發布了蓋亞(Gaia)探測器對10億多顆恒星的大規模追蹤數據,這一信息寶庫正迅速轉變人類對銀河系演化過程的認知。

  對于許多天文學家來說,今年的圣誕節早在協調世界時間4月25日10:00整就已提前到來,因為這一天歐洲航天局蓋亞任務的科學家發布了首組重要數據:一張大小為551 GB、詳細記錄13多億顆恒星的位置和運動的星圖。

  星圖一經發布,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迫不及待地想深挖這組數據。但此時,荷蘭萊頓天文臺的Brown的感受只有一個:“太累了。”

  對于那些更有興趣通過蓋亞探索銀河系奧秘的研究人員來說,Brown的工作看上去并不那么光彩奪目。

  Brown沉著冷靜,從2012年起擔任數據處理聯盟的主席。他的日常工作涉及大量的管理任務:他多數時間都在協調聯盟工作,會見聯盟團隊成員,確保數據處理工作能按部就班地進行,這些數據主要來自馬德里附近的一個操作中心。

  但Brown的細心和專業對蓋亞數據集的發布至關重要。這些數據已經在700多篇研究論文中被引用,他還幫助為整個聯盟的協作掃清了無數障礙。


  7. Makoto Yoshikawa  

  與此同時,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Makoto Yoshikawa領導的“隼鳥2號”任務,訪問了一顆形狀類似餃子的小行星,并計劃將采集的樣本帶回地球。

  9月22日Yoshikawa獲得證實,由隼鳥2號探測器投放的兩輛漫游車已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并在“龍宮”表面展開探查。

  這兩輛漫游車均呈圓柱形,每一輛重1.1千克,直徑18厘米,高7厘米。它們不是采用常規輪式或履帶式行駛,而是在“龍宮”表面跳躍前行。車內載有各類科學設備,可以拍攝小行星表面照片并收集溫度等信息。

  Yoshikawa在童年時讀了《小王子》后就對小行星情有獨鐘,《小王子》是一部 1943年的短篇小說,講述了生活在一顆小行星上的小男孩訪問地球的故事。

  Yoshikawa表示,小行星是需要人類密切關注的潛在威脅,但它們也是揭開太陽系奧秘的鑰匙,同時還是未來太空探索的一個潛在材料開采來源。


  8.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氣候研究專家Valérie Masson-Delmotte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重要報告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該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至2052年間就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

  Masson-Delmotte是法國伊維特河畔吉夫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的氣候學家以及評估氣候變化自然科學的IPCC工作小組聯席主席,她的工作包括集結報告作者、協調他們的工作、并讓報告通過各國政府的審批。

  IPCC通常需要近10年的時間才能發布大規模評估報告,但這份1.5℃的報告卻很快就出爐了,里面甚至包含了報告終稿提交政府審閱前幾周才發表的研究。

  Masson-Delmotte說:“我由衷感到自豪。我們的時間非常緊,但我認為我們成功地讓作者們建立起了對報告的信任和責任感。”

 

  9. Bee Yin Yeo  

  馬來西亞能源、科學、技術、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Bee Yin Yeo帶頭倡導了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的環保行動。

從7月2日上任以來,Bee Yin Yeo新官上任三把火,對馬來西亞治理環境和管理研究的方式進行了改革。

  她宣布到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產量比重由2%上升至20%的目標,并將改革電力市場和提升能源效率。

  她還發起了對抗塑料污染的行動——塑料污染是東南亞普遍面臨的嚴重問題。她批評將塑料垃圾輸入馬來西亞的做法,并協助頒布了阻止塑料進口的全國禁令。

  10月31日,Bee Yin Yeo推出了一項為期12年的工作路線圖和法律框架,爭取讓馬來西亞在2030年底前淘汰一次性塑料用品,這需要對可生物降解塑料等生態友好型替代品開展研究并實現商品化。

  Bee Yin Yeo表示,通過資助本地研究并結合引入外國技術,馬來西亞可以發展可生物降解塑料技術。

  “有些人總想著解決辦法有問題,而不是問題有解決辦法。”她說,“當常規操作不可行時,你就要另尋它法。”

 

  10. 賀建奎  

  最后,中國科學家賀建奎上個月宣布他編輯了一對雙胞胎女嬰的基因組,引發全球關注。

  他的做法受到了普遍批評,人們譴責其無視倫理,并將雙胞胎女嬰置于潛在風險之中。

  科學家擔心基因編輯領域可能會因此在資助經費、監管審批或公眾支持方面受到影響。

  雖然這項技術可能會帶來有關人類發育的新見解,并有可能找到預防致命遺傳疾病的方法,但很少有人會說賀建奎的方法對此有過任何貢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遺傳學家Mark DeWitt表示:“我認為他將受到嚴厲評判。”

  “這十大人物的故事濃縮了2018年度最難忘的科學事件,這些事件迫使我們思考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哪里來、以及我們要去向何處的難題。”Monastersky說。

  原文鏈接:http://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683-5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資訊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永春县| 陵川县| 将乐县| 孟津县| 神池县| 类乌齐县| 吴桥县| 泰顺县| 黄大仙区| 精河县| 邢台市| 茌平县| 淄博市| 保康县| 东兰县| 筠连县| 拉萨市| 大埔区| 古蔺县| 吉隆县| 高要市| 德格县| 景德镇市| 平顶山市| 绥江县| 潮州市| 修武县| 株洲县| 宁陵县| 五寨县| 开阳县| 沭阳县| 静乐县| 遵义市| 延寿县| 游戏| 澎湖县| 海口市| 惠安县|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