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人員用納米纖維素3D打印人造耳
2019-01-22 來源:科技日報、Empa
最近,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的研究人員利用木質納米纖維素,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了移植用的人造耳朵,可以作為先天性耳廓畸形兒童的植入物。
據研究人員邁克爾·豪斯曼介紹,制造人造耳朵的原料是可生物降解的木質納米纖維素。借助生物繪圖儀,具有黏性的納米纖維素可以完美塑造復雜的構造,固化后的結構仍然非常穩定。他們研究了納米纖維素水凝膠的特性,并進一步優化穩定性和3D打印工藝,制成了可用于移植的人造耳朵。這種人造耳朵可為先天性耳廓畸形兒童重建耳廓,使畸形耳朵得以補救,而且不會影響聽力。
人造耳朵僅是這項研究的一個應用。含有納米纖維素的水凝膠還可用作膝關節植入物,用于修補慢性關節炎造成的關節磨損。豪斯曼表示,下一個目標是用骨骼填充身體自身的細胞和活性成分,以制成生物醫學植入物。一旦將植入物植入體內,一些材料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物降解,并溶解在體內。盡管納米纖維素本身不會降解,但它仍然非常適合作為生物相容性材料,用作植入物支架。
此外,選擇納米纖維素作為候選材料,還因為其機械性能,其微小但穩定的纖維可以非常好地吸收拉伸力。而且,納米纖維素允許通過不同的化學修飾,將功能結合到黏性水凝膠中。通過結構、機械性能和納米纖維素與其環境的相互作用,可以獲得需要的復雜形狀產品。
豪斯曼稱,這項研究的意義還在于,原料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天然聚合物,結晶納米纖維素的使用方法簡便且成本低廉。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浙江大學吳晶軍、方子正團隊 Adv. Mater.:3D打印超強韌可修復彈性體 2025-07-07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華東師大張強研究員課題組《Small》:開發新型納米多孔沸石/納米纖維素復合氣凝膠止血材料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