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劉昌勝院士團隊在電化學可控構建Janus結構骨修復材料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以“Programmable Electrofabrication of Porous Janus Films with Tunable Janus Balance for Anisotropic Cell Guidance and Tissue Regeneration”為題在線發表相關工作。
在結構/組成上具備各向異性的生物材料,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功能,在醫學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生理性修復和再生需要調動周圍健康細胞的再生達到修復,最后完全恢復機體組織原有的結構和功能。這一過程周期較長,往往被附近其它組織的快速增生和競爭性占位所干擾而失去再生的空間。在臨床口腔及頜面外科的骨缺損治療中,除了骨再生問題外,周圍由纖維細胞快速增生引起的軟組織競爭性占位問題也是臨床常見問題。研究團隊針對此臨床問題,利用電化學手段可控構建了一種各向異性的Janus結構復合活性支架。通過材料表面拓撲結構差異化調控細胞行為,實現屏蔽軟組織長入,同時誘導骨再生的雙重活性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多糖殼聚糖可在電場驅動下發生電泳遷移,并在陰極區域沉積成凝膠,同時,電解液中的鹽效應能通過屏蔽電場影響殼聚糖的電泳速度,進而精確調控殼聚糖凝膠的孔隙結構。基于此原理,他們設計了無鹽—有鹽兩種電解液環境,通過簡單的兩步電化學沉積,可控制備出致密/多孔Janus結構復合活性水凝膠支架。致密層提供纖維細胞隔離功能,多孔層高度仿生了天然骨結構,提供促成骨微環境。該材料植入顱骨缺損處,與臨床上廣泛使用的Bio-Gide膠原基材料對比,顯著提高了缺損處的骨再生速度和骨再生質量。
該研究在劉昌勝院士和屈雪教授共同指導下,由博士研究生雷淼完成,并得到了美國馬里蘭大學Gregory F. Payne教授的大力支持。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11”引智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 川大楊璐銘/司一帆、港城大胡金蓮 Adv. Mater. 綜述:Janus靜電紡絲膜 2025-07-08
- 清華大學梁福鑫課題組 Macromolecules:單體塑化與流場協同實現一鍋法種子乳液聚合制備不同形貌Janus顆粒 2025-06-11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宋仕強團隊開發高功率電子的“智能守護者”:仿生Janus材料實現“感知-導熱-防護”三位一體 2025-05-21
- 四川大學易增/李旭東團隊:化學活性類骨磷灰石到骨修復材料的全流程構建 2025-07-05
- 蘇大附一院朱雪松/張一健/蔣定華、華東理工袁媛 BAM:“內外兼修”的基因工程水凝膠加速衰老骨修復 2025-05-26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團隊與合作者 AFM:3D 打印雙仿生支架用于大段骨修復 2024-12-28
- 西南林杜官本/徐開蒙、UT王思群 Carbohyd. Polym.:纖維素、殼聚糖與ZIF-8電紡納米纖維制備及對銅離子高效吸附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