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空氣污染問題備受關注。對于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之一。除了人們熟知的PM2.5、揮發性有機物,細菌等也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目前,通常采用多層濾網串聯來實現對空氣中各種污染物的控制,單層過濾介質很難實現對空氣中顆粒物、細菌等污染物的同時防治。此外,大多數濾材均采用難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功能單一,容易引發細菌滋生和二次污染等問題。因此,發展以多功能凈化材料為基礎的一體化防治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南京林業大學黃超伯教授團隊以生物基生物全降解材料葡甘露聚糖為基底,復合水溶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以檸檬酸為熱交聯劑,隨后在復合纖維上負載可見光響應金屬氧化物納米氧化鋅。整個制備過程都是以水為溶劑,不添加任何有機溶劑,制備的纖維膜綠色環保可生物降解。所得高孔隙率基體具有良好的三維聯通孔道結構,透氣性好,負載的納米顆粒有效增加了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納米纖維和納米顆粒組成的攔截網絡顯著提高了纖維材料的過濾性能,對空氣中的超細顆粒(直徑300nm左右)的過濾效率高于99.99%,幾乎不影響膜孔道阻力。此復合纖維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夠實現空氣污染物過濾功能的同時對細菌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該復合纖維膜還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機染料的功能,降解效率高達98%。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與活性金屬納米顆粒的結合形成了良好的催化體系,對空氣污染、水處理等環境治理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
此項工作發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期刊,論文第一作者為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生呂丹,比利時根特大學熊燃華博士和南京林業大學黃超伯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南京林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近年來,黃超伯教授團隊基于生物基綠色多功能納米纖維過濾膜進行了較為系統且深入的研究,相關文章發表在Carbohydrate Polymers
(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18.09.075),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17.09.101),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Communications (https://doi.org/10.1016/j.colcom.2018.01.002)等雜志。
相關鏈接: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10.1021/acsami.9b01508
實驗室課題組主頁:http://bfm.njfu.edu.cn/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中北大學王智教授團隊 Polym. Chem.:含二腙基動態鍵的生物基可降解聚苯并噁嗪的制備及性能 2025-06-19
- 東華大學成艷華/張新海 AFM:吸濕性生物基氣凝膠實現高效協同的大氣集水和被動冷卻 2025-03-24
- 浙理工胡毅教授 Nano Energy:基于異質界面工程Janus結構復合納米纖維膜實現高性能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5-20
- 南科大王湘麟教授、陳柔羲副教授/天工大范杰教授:用于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的核殼PANI/PVDF@PANI納米纖維復合膜 2024-02-20
- 南京工業大學孫世鵬/常州大學陸天丹 AFM綜述:不對稱電紡納米纖維膜的構筑及液體分離的探索 2023-12-02
- 蘇大李剛、附一院李峰和附四院沈罡 IJBM: 兼具抗菌和抗狹窄功能的載藥可降解輸尿管支架 202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