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員 ACS Nano:面向閉環系統的電子皮膚
2019-10-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皮膚不僅是人類抵御外界傷害的第一道屏障,還是人類感知世界和獲取信息的媒介之一。皮膚擁有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傳感器網絡,能夠同時檢測和區分各種刺激,例如壓力、應變、溫度、濕度和疼痛等。電子皮膚(e-skin)通過結合新材料和結構設計來模擬和復制人類皮膚的各種特性,其發展對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和人機交互具有深遠的意義。
近日,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員在ACS Nano雜志發表題為Electronic Skin for Closed-Loop Systems的展望文章,指出電子皮膚的最終目標是完全實現甚至超越人類皮膚的功能,并與數據處理單元、制動器相結合,組成一個刺激感應-信號處理-反饋制動的閉環系統。文章首先介紹了應用于電子皮膚的觸覺傳感器的工作機制及其優缺點、特征屬性,指出觸覺傳感器應與溫度、濕度、光、磁、生理和化學傳感相結合發展多模態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需要硬件(柔性電路)、軟件(數據算法)同時發展;制動器需要滿足高能量密度、快速響應等要求;三者進而結合構成閉環系統,實現刺激感應-信號處理-反饋制動的功能。
圖1. 面向電子皮膚的觸覺傳感器。
圖2. 面向電子皮膚的多模傳感器。
圖3. 面向電子皮膚的數據處理電子。
文章第一作者是王春楓副研究員。
文章詳情請見鏈接: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9b06576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福大楊黃浩教授/張進教授、福醫大附一醫院吳巧藝主任醫師 AFM:氧化應激驅動的多模態抗菌電子皮膚貼片用于慢性傷口實時監測與治療 2025-02-24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JMCC 封面論文:一種柔性防護電子皮膚 2025-01-20
- UCLA賀曦敏教授團隊《Adv. Mater.》:基于數字光處理投影光刻的液態金屬印刷技術制備高導電可拉伸柔性電路 2024-01-02
-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Mater. Horiz.》: 熱-紫外調控的動態共價交聯彈性體用于光刻轉印柔性電路 2022-10-13
- 華南理工大學劉嵐教授課題組《Adv.Funct.Mater.》:基于液態金屬顆粒的功能化制備可實時自修復柔性電路 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