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基可穿戴設備因其舒適性、透氣性、生物兼容性以及耐久性被廣泛運用于電子皮膚、健康管理、運動監測和個人熱管理等方面。目前主要有兩種將可穿戴設備整合到織物中的方式:1)纖維狀器件通過編織嵌入織物基底2)織物基底上修飾導電功能材料。簡化可穿戴設備與織物的整合過程或生產多功能一體式傳感服飾技術越來越成熟,其中傳感和熱管理因其應用范圍廣而備受關注,但要以節能的方法將二者集成到可穿戴織物中仍然是一重大挑戰。
電子科技大學于賀副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陶光明教授等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期刊上發表一項合作研究“Multifunctional wearable E-textile via integrated nanowire-coated fabrics”,利用導電的銀納米線(AgNWs)網絡節能有效地將傳感和加熱特性集成到了電子織物中,使其同時兼有壓力傳感器、良好絕熱體、柔性加熱器和PM2.5過濾器四種裝置的特性,有望在智能織物、空氣過濾、健康管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圖 1多功能電子織物功能示意圖
棉基質的多功能電子織物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底層是涂有高密度AgNW的織物加熱器,頂層是有著網孔間隔的雙層壓力傳感織物,除此之外每一層都含有AgNW滲濾網絡有效反射人體所產生的紅外輻射。通過“浸涂與干燥”工藝可簡便地制出AgNW涂層織物,調節浸涂周期或溶液濃控制AgNW的密度,最后將所得各層織物按順序整合組裝得到多功能電子織物。
圖 2多功能電子織物壓力傳感性能測試
基于纖維/紗線/織物多尺度接觸效應,多功能電子織物展現出卓越的壓力傳感性能。當處于空載狀態時,面層織物的AgNWs由于兩層之間的網孔間隔無法接觸;一旦表面達到足夠負載,兩層相鄰的AgNWs則會產生接觸效應(圖2b),導致織物電阻減小。實驗證明,優化織物網孔間隔與AgNW浸涂周期能有效提高傳感器靈敏度(圖c-e),在負載0–10 kPa和10–100 kPa時,其靈敏度分別可達3.24×105 kPa-1、2.16×104 kPa?1。此外,伏安特性曲線、響應速度和可重復性的測試分別在圖f-h中顯示。該織物作為創可貼用以監測脈搏(圖2i),測出正常成年人的脈搏率約為72次/min(圖2j),通過減小手腕彎曲角度時監測到電流波形圖發生的顯著變化(圖2k),進一步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壓力傳感性能。
圖 3多功能電子織物紅外性能和絕熱性能的表征
多功能電子織物上的AgNW網絡具有納米孔結構,能有效反射人體紅外輻射(8-14um),同時電子織物的多層結構,賦予織物優異的絕熱性能。研究團隊比較了涂覆不同密度的AgNW的織物,發現增大AgNW密度能顯著提高紅外反射率(圖3b-c)。在維持20℃室溫狀態下,普通織物激發的紅外輻射平均溫度為29.3℃,多功能電子織物為22.2℃相比單層AgNW修飾織物低1.4℃(圖3d)。織物在外界溫度25℃時可穩定維持人體皮膚溫度為33℃。同時,測量環境溫度維持33℃所需的織物加熱器溫度的設定點,低設定點對應于更好的織物隔熱性能,結果顯示多功能電子織物設定點最低,相比普通織物,多功能電子織物可以實現皮膚與織物間的微環境的溫度高5℃(圖3e),被動絕熱性的研究則在圖3f-g中展示。
圖 4多功能口罩的應用
將此多功能電子織物應用于口罩中,對快速呼吸過程的監測結果顯現電流信號有著平滑的峰值曲線(圖4a),可用于生命信號的醫用監控。除此之外,過濾性能測試如圖4b所示,其PM2.5過濾效率超過98%。圖4c是用熱成像儀測試口罩主動加熱模式和在正常條件下被動保暖的效果,多功能電子織物在冬天擁有良好的保暖、防護特性。
此文展示了一種通過堆疊組裝表面浸涂AgNW的織物開發了同時兼有實時壓力傳感、輻射保暖、焦耳加熱和PM2.5過濾功能的多功能電子織物,為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開發和工業生產鋪平了道路。
參考文獻:Lian Y, Yu H, Wang M, et al. Multifunctional wearable E-textile via integrated nanowire-coated fabrics[J]. J. Mater. Chem. C, 2020. DOI: 10.1039/D0TC00372G
論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C/D0TC00372G#!divAbstract
- 香港理工鄭子劍/南科大林苑菁團隊 Sci. Adv.:基于織物單片集成的無線表皮生物傳感腕帶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3-11-15
- 南開大學梁嘉杰/中科大吳恒安《Adv. Mater.》:超強、超韌、高魯棒性MXene復合纖維及其于電子織物應用 2023-01-23
- 西北工業大學趙陽《Small》:多級微裂紋結構電極實現高電壓高倍率長壽命的柔性水系鋅電池 2022-12-22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 AM : 章魚觸手啟發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積分 2025-05-03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北林彭鋒教授團隊 Adv. Funct. Mater.:納米木質素香煙過濾嘴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