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 影響因子:27.398)近期發表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鄧紅兵教授課題組與東華大學丁彬教授課題組在耐鹽太陽能海水淡化納米纖維氣凝膠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
水資源與水安全一直是國際資源環境領域的前沿和熱點。目前國際上約有20億人缺乏安全可靠的淡水供應設施。為了確保足夠的淡水供應,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但在海水淡化過程中,蒸發器表面的鹽會隨著蒸發而增加。由于大多數蒸發器對鹽的耐受能力不佳,很難將鹽分從蒸發界面移除,最終導致鹽在蒸發界面結晶。鹽晶體的出現會降低吸光度并阻塞水分運輸通道,從而降低蒸發速率甚至損壞蒸發器。
針對上述問題,鄧紅兵教授和丁彬教授合作基于以下原則設計了一種耐鹽的納米纖維太陽能蒸發器:一是蒸發器應具有高效的光吸收能力,以將盡可能多的太陽能轉化為熱量;二是通過自組裝過程調控,納米纖維高度模擬生物質纖維的孔道結構和多孔管道壁,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垂直排列的管道,以高效運輸水分和鹽;三是蒸發器必須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以確保長期有效的蒸發性能。
圖1 a是常規太陽能蒸發器中的水運輸,光吸收,蒸發和鹽結晶的示意圖。b是納米纖維(CNFAs)氣凝膠中的鹽運輸,水運輸,光吸收和蒸發的示意圖。
為了滿足前兩個要求,利用纖維冷凍成型方法,將納米纖維組裝成具有垂直排列的管道的氣凝膠,以實現高效的鹽、水運輸;通過將碳納米管(CNT)沉積在管道壁上,以通過管道中光的多次散射和吸收來實現高效的光吸收。為了滿足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的要求,選擇了柔性的靜電紡SiO2納米纖維作為蒸發器的結構元件。
圖2 a是CNFAs的制備和結構示意圖。b至d為CNFAs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微觀多孔結構。e是具有高吸光度的CNFAs。f是CNFAs在水中的壓縮和回彈。g是從CNFAs表面產生的蒸氣。
該蒸發器能夠吸收98%的太陽光,在1個太陽的光照下(1 kW m-2)能夠以1.50 kg m-2 h-1 的速率產生蒸汽,即使在20%的鹽水中接受6個太陽的持續照射(6 kW m-2)也不產生鹽。此外,蒸發器還展現出了其優異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能經受反復的壓縮、長時間的超聲和酸堿處理,產生的淡水也完全滿足WHO的飲用水標準,受重金屬、有機染料、抗生素污染的廢水和海水中的有害成分幾乎完全被去除。
在以往的報道中,蒸發器通常具有疏水性頂層和親水性底層。疏水層通過防止鹽水到達材料表面來防止鹽在材料表面上結晶。與上述防止鹽分到達的方法不同,該研究采用將鹽分運走的策略。CNFAs的關鍵結構特征是由SiO2納米纖維框架構成的親水性垂直排列的管道。垂直對齊的管道連接蒸發界面和底層水,從而確保了鹽通過擴散和對流沿著最短路徑從鹽濃度高的蒸發界面傳輸到鹽濃度低的底層水。與傳統的太陽能蒸發器的纏繞路徑相比,垂直排列的管道將極大地促進鹽從蒸發表面向大量水的傳輸。
論文題為“Cellular Structured CNTs@SiO2 Nanofibrous Aerogels with Vertically Aligned Vessels for Salt‐Resistant Solar Desalination”(《具有垂直排列管道的蜂窩狀CNTs @ SiO2納米纖維氣凝膠用于耐鹽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武漢大學2019級博士研究生董向陽和東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曹雷濤為并列第一作者,武漢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鄧紅兵教授與丁彬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課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的資助和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8269
- 清華危巖、川師大白躍峰《npj Clean Water》: 高效光熱轉化聚合物水蒸發器助力水資源與鋰資源雙豐收 2025-06-06
- 華南理工鄭大鋒教授、廣東工大邱學青教授團隊 ACS Nano:多功能全生物質雙層氣凝膠用于高效太陽能驅動海水淡化和熱電生產 2025-05-30
- 海大黃瑋/張明鑫 Adv. Mater.:納米噴劑增強的水簇蒸發加速海水淡化 2025-03-16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蘇大程絲教授/福大賴躍坤教授/安農大朱天雪教授 NML 綜述:用于監測物理、生理信號和體液信號的電紡納米纖維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2025-06-20
- 天津工業大學林童教授團隊 AFM:仿生彎曲狹縫結構開發高性能納米纖維聲電器件 2025-06-02
- 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團隊 《Nat. Commun.》:無溶劑熱塑性發泡法制備超彈性石墨烯氣凝膠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