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王行環教授團隊在《化學工程雜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并受邀作為封面亮點重點報道。
該論文題目為《抗菌和促血管化的傷口敷料用于治療慢性遷延性皮膚損傷》,由中南醫院博士研究生王子健、游文杰和華中科技大學先進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中心胡偉康博士為該文共同第一作者,王行環教授和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陳云教授為該文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哈佛大學Chin-Lee Wu教授、法國洛林大學Céline Huselstein教授等參與了此研究。該研究工作獲得武漢大學醫學騰飛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
遷延性皮膚損傷是糖尿病患者的晚期并發癥。由于血糖水平長期處于高值,患者血管壁蛋白氨基與葡萄糖醛基之間易形成糖基化終末產物,嚴重破壞了血管的結構和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隨著住院治療時間延長,患者合并院內耐藥菌感染的幾率較以往大幅度上升。目前普遍認為血供不良和耐藥菌感染是導致遷延性皮膚損傷預后不良的關鍵因素。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本研究厘清了傷口敷料的核心需求,提供了一種具有優異抗菌性和促血管生成活性的納米纖維敷料。如下圖所示,先采用高壓靜電紡絲技術制備PLGA納米纖維,然后采用逐層自組裝技術對納米纖維進行功能化修飾。本研究采用的原材料,如PLGA、透明質酸等均具有優異的生物安全性,制備工藝不使用任何有毒的化學交聯劑,最大限度滿足了臨床轉化的要求。研究發現,該納米纖維敷料主要通過抗菌消炎、增加膠原沉積,促進細胞增殖和血管化等途徑加速皮膚組織再生。
王行環教授團隊成員綜述了高分子生物水凝膠的交聯策略,并研制出一款止血不吸血的高強度纖維素水凝膠材料。針對臨床耐藥菌防治的難題,團隊相繼研發了三嗪化絲素蛋白抗菌纖維和季銨化甲殼素自組裝抗菌敷料。相關成果獲得Chemical Review積極引用和報道。
近年來,王行環教授團隊與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依托腫瘤精準診療技術與轉化醫學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南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積極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實現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緊密結合。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2653X
- 華東師大張強研究員課題組《Small》:開發新型納米多孔沸石/納米纖維素復合氣凝膠止血材料 2025-04-21
- 西安交大郭保林/憨勇/趙鑫 AFM:具有組織密封和促凝血活性的網絡重塑、電活性和抗菌冷凍凝膠 - 用于止血和促進皮膚傷口愈合 2025-04-08
- 浙大毛崢偉/丁元/王偉林團隊 Nat. Commun. : 新型自組裝蛋白質凝膠貼片 - 快速密封大出血! 2025-02-11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穿山甲鱗片結構啟發的高強度可修復超分子水性聚合物網絡 2025-04-04
- 長春應化所崔冬梅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雙核鈧金屬配合物催化合成兼具高強度和韌性的乙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2025-02-21
- 新疆大學朱若斐課題組 AFMs:師法自然 - 受蓮花多重仿生策略啟發的強氫鍵網絡纖維素水凝膠用于太陽能界面蒸發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