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產學研合作推動高分子材料新型成型裝備產業化
2009-04-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開展項目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近年來,工程中心與大同機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解決產業發展現實問題為宗旨,在多項成果產業化項目上開展了深層次合作,有力地促進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我國從事高分子加工領域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研發部門常用的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加工過程特性測量分析儀器多是依靠進口,此類設備的引進費用占科研經費投入的很大比例,而且近年來引進這些儀器的單位和資金數額呈明顯的增長趨勢。然而由于該類型儀器設備產品研發的技術和資金門檻較高,國內同類產品鮮有出現。2004年,工程中心與大同機械子公司東華機械有限公司聯合承擔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面向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開發的測試關鍵技術平臺”,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功能齊全、質量可靠、價格適中的“聚合物動態流變工作站”。聚合物動態流變工作站在設計中凝結了華南理工大學四項世界首創技術和十余項專利技術,功能涵蓋了最重要的聚合物加工工藝和方法,是一套功能齊全、面向橡塑材料加工行業的精密測試儀器,可廣泛用于材料流變性能測試、材料配方設計、成型工藝優化以及產品質量控制等,能夠滿足我國眾多單位在科研、產品研發方面急迫需要。2007年6月8日,聚合物動態流變工作站通過了廣東省經貿委組織的技術鑒定,包括三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在內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成果是“技術創新性顯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提高我國塑料制品生產和塑料加工設備的技術含量,提高我國塑料加工工業整體科學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省是全國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基地之一,對改性塑料改性生產設備市場需求大,但相關高性能混煉設備卻一致長期依賴進口,省內的塑料機械企業缺乏能與國際先進產品相競爭的自主開發產品。2005年,工程中心與大同機械子公司東莞華大機械有限公司聯合投標,共同承擔廣東省經貿委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高效、高性能螺桿式混煉擠出設備”,目標是采用華南理工大學發明的“聚合物及其復合材料多螺桿塑化混煉擠出方法及設備”的專利技術成果,研制開發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效、高性能聚合物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設備,并力爭在二年內形成規模化生產,滿足我國改性塑料產業領域技術發展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時改變廣東省甚至我國相關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況。在工程中心和華大公司雙方的努力下,項目成果——聚合物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機迅速推向市場,該產品具有獨特的高填充、高分散、高產量、低能耗優勢,可廣泛用于塑膠的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助劑分散、纖維增強、共混反應、聚合反應、排氣脫揮等加工領域。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上,聚合物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設備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購買商。展會首日,該設備即獲得來自保加利亞客戶的訂單,設備投入運行后,與國內外多家同類產品比較,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機的綜合性能最佳,該客戶在次年的國際橡塑展上再次定購了兩套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生產線。經過兩年的市場推廣,已有一百多臺/套聚合物三螺桿動態混煉擠出設備銷往國內外改性塑料生產企業。
2006年,工程中心又與東華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在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的支持下,開展“物理場強化在線配混注射成型裝備產業化”的研究工作。項目成果——直壓兩板式動態在線配混注射成型機融合了工程中心的動態三螺桿配混技術和動態注射成型技術兩項發明專利以及大同機械有限公司擁有的國內最成熟的直壓兩板技術,是雙方先進核心技術完美結合的又一力作。該設備適用于大部分塑料加填充物的物料體系成型,尤其適合成型加工用于結構或半結構件的長纖維(玻纖、天然纖維)增強塑料制品。國內在線配混注射成型技術裝備,目前只有德國的Krauss-Maffei公司和Husky公司推出這項技術。物理場強化在線配混注射成型裝備最主要的目標市場是汽車零部件生產。目前用于轎車零配件生產的大型精密注塑機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如長春的蘭寶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奧奇汽車飾件公司,江蘇的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均是引進德國Krauss-Maffei的設備。物理場強化在線配混注射成型裝備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一方面是工程中心的核心技術——動態成型技術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填補了國內在在線配混注射成型技術領域的空白,可以替代昂貴的進口設備,降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資金和技術壁壘,促進我國尤其是廣東省的汽車零部件工業發展。新裝備除了在汽配工業中應用,還可以在家電、電子、造船等行業中使用,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建立戰略聯盟關系,進行深入的產學研合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王林格教授團隊 AFM:開發了一類兼具高透明性和高穩定性的無色聚酰亞胺復合薄膜 2025-07-11
- 華南理工大學張廣照、常州大學楊宏軍 Adv. Mater.:兼具高發光效率與超凡韌性的室溫磷光彈性體 2025-07-09
- 華南理工大學邊黎明教授團隊Nature Chemistry:可模擬細胞外基質液液相分離介導的組裝及生物物理特征的簡約模型 2025-06-10
- 蘇州大學黃埭高新區先進材料產業研究院揭牌 2018-08-02
- 青科大與雙星集團共建“綠色輪胎研究院” 2017-10-19
- 南開大學與太爾膠粘劑(廣東)有限公司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 2017-05-10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