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所王樹濤研究員團隊《Adv. Mater.》:刺激響應納米顆粒構筑從微觀到宏觀材料
2022-11-24 來源:高分子科技
納米粒子聚集為構建具有微觀/宏觀、有序/無序、靜態/動態的功能材料提供了強大的策略,并且在能源、智能機器人、生物醫療和環境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影響與廣泛的應用。外部刺激是控制納米顆粒聚集的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該過程是通過各種外部刺激(例如溫度、光、電場和磁場)以遠程的方式在時空上調控納米顆粒聚集。智能納米顆粒和外部刺激的結合為創造具有獨特的功能材料提供了一條有力的和充滿希望的途徑。
近期,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王樹濤研究員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From Nanoscopic to Macroscopic Materials by Stimuli-Responsive Nanoparticle Aggregation”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的第一作者是在讀博士生劉明倩,共同作者還有楊曼博士、萬茜子博士、國家納米中心唐智勇研究員、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院士。這篇綜述文章系統地介紹了各類外部刺激(溫度、光、pH、電場和磁場等)誘導納米顆粒聚集成不同尺度的材料,從微觀的獨特超結構到宏觀的材料(包括無序的納米顆粒聚集體、有序超晶格、結構液滴、微膠囊、2D薄膜、3D宏觀塊體等),以及論述了基于刺激響應納米顆粒聚集構筑的不同尺度材料的應用,并且展望了刺激響應納米顆粒聚集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前景。
全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899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