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較高的光利用率和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優勢,可控光散射型液晶/聚合物復合材料在智能窗和顯示等領域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其中雙穩態材料具有節約能源的優點,被廣泛研究。然而這些材料對入射可見光主要是傳播方向上的調控,不具備獨立可控光吸收或者變色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關器件的開發和應用。相比于只有透明態和光散射態切換單一功能的器件,兼具可控光吸收或者變色功能的光散射型器件無疑更具實用價值。
近期,河北工業大學理學院孫玉寶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聚合物穩定離子摻雜膽甾相液晶和電致變色層的可變色光散射器件,器件結構如圖1所示。在具有低驅動電壓、高雙穩態對比度的霧透切換功能的同時,該器件兼具了電致變色功能,可實現透明、光散射、著色透明和著色光散射四種工作狀態,且每種狀態都不需要電壓的維持。器件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基于液晶的介電響應、離子摻雜液晶的電流體動力學效應和電致變色材料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控制交變電場的頻率和直流電場的方向,可以分別調節聚合物穩定液晶的光散射態和變色聚合物的著色態,進而使器件獲得所需狀態。團隊通過實驗驗證了聚合物穩定離子摻雜膽甾相液晶和電致變色層相結合這一設計的可行性。為了使器件獲得更好的光散射態與循環穩定性,利用光聚合引發相分離的方法在膽甾相液晶中引入了聚合物網絡,采用刮涂法制備了電致變色聚合物層,另外液晶中摻雜的離子鹽同時為電流體動力學效應和電致變色效應提供了離子(圖3、圖4)。實驗樣品的透射光譜、相應工作狀態以及聚合物穩定膽甾相液晶的織構分別如圖5、圖6所示。該工作還研究了手性摻雜、聚合物網絡、離子鹽引入、電致變色聚合物層厚度對器件電光性能的影響。測量結果表明,聚合物網絡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膽甾相液晶的雙穩態對比度,且經過10000次的循環驅動后仍保持較好的光學性能(圖7)。電致變色聚合物層具有粗糙的表面結構,隨著變色層厚度的增加,著色透明態的著色程度逐漸加深,樣品的透明態的總透光率也會降低(圖8、圖9)。當電致變色層厚度為0.39μm時,透明態的總透光率為71.58%,著色光散射態的總透光率為37.72%。該器件具有變色獨立控制、擴展性好等優點,在智能窗和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且對液晶和電致變色材料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圖 9 (a)透明態和光散射態的透射光譜,(b)著色透明態和著色光散射態的透射光譜,(c)四種工作狀態的總透光率,(d)三種不同電致變色層厚度樣品的四種工作狀態的霧度值。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2c17770
- 南京大學王偉教授、王暉副教授團隊 Nano Lett.:光解耦單聚苯胺納米實體的電致變色動力學及原位形態演化 2025-01-16
- 清華大學張如范教授一周連發兩篇《Adv. Funct. Mater.》:最新研究進展 2024-12-06
- 院士領銜!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大學孟鴻教授團隊 Nat. Commun.:黑色電致變色材料的設計合成方案用于汽車全景天窗 2024-10-03
- 華南師范大學姜小芳教授《Nano Lett.》: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波長可調諧鈣鈦礦圓偏振微納單模激光 2025-03-04
-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文 AFM: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鈣鈦礦圓偏振光電探測器 2025-02-20
- 華南理工大學江賽華教授課題組 JMCA:基于熱響應性膽甾相液晶彈性體的機器視覺表面溫度監測 2025-01-13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穿山甲鱗片結構啟發的高強度可修復超分子水性聚合物網絡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