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院士團隊《Nat. Commun.》:聚水為材 - 以水為原料構筑高效簇發光材料
2023-06-02 來源:高分子科技
水占據地球71%的表面,是生命的起源。自然界無時無刻都在用水做原料合成各種復雜的化合物。基于水的化學物通常具有非芳香性和非共軛的結構,其光學性能很少被注意到。近年來,許多課題組發現一些非芳香性和非共軛的小分子和聚合物可以發出明亮的可見光,這種非傳統的發光現象被定義為“簇發光 (clusteroluminescence)”。目前,很多簇發光還局限在藍光區域,發光效率不高,并且不明確的構效關系導致機理研究和性能調控還是很大的挑戰。
圖 1 用水和活化炔構筑非芳香性簇發光分子
圖 2 簇發光的同位素效應
隨后,作者采用重氧水和重水作為反應原料,得到了重氧和氘取代的四種化合物,首次研究了同位素效應對簇發光的影響(圖2)。不同于傳統發光分子的同位素效應,重氧和氘取代的簇發光分子空間相互作用發生明顯變化,導致了發光波長和效率的雙重改變。作者還用羰基活化炔取代酯基活化炔,進一步調控分子間空間相互作用,得到了發光更紅更亮的簇發光分子。
圖3 水參與的界面聚合
圖4 界面聚合誘導發光增強
圖5 蒸汽響應驅動器
總之,該工作發展了一種直接用水制備簇發光材料的新方法,建立了清晰的從小分子到聚合物簇發光的構效關系,并原位制備得到Janus膜用于蒸汽響應的驅動器。相關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第一作者為宋波博士和張鑒予博士。感謝共同作者周家東博士在單晶測試和解析方面的幫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在無需外加AIEgens的情況下,利用商業化聚酰胺固化劑的簇發光性質實現環氧涂層自主損傷檢測 2024-09-26
- 福建師范大學林正歡教授團隊 AFM:多彩TADF型簇發光聚馬來酰亞胺 2024-04-16
- 寧波大學陳重一課題組 Biomacromolecules:手性調控聚氨基酸的簇發光 2024-03-04
- 香港城市大學王彬課題組 CEJ:植物啟發梯度孔氣凝膠 - 實現界面蒸發中的快速水傳輸與低蒸發焓 2025-07-10
- 中南民族大學秦四勇、黃蓉團隊 AFM:具有分層結構的可注射肽液晶水凝膠指導成肌細胞排列 - 促進肌肉功能恢復 2025-07-09
- 港中大(深圳)唐本忠、丘子杰/五邑大學武波《Nat. Commun.》:光誘導水合有機聚集體實現光激活發光 2025-07-09
- 浙江大學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Prog. Polym. Sci.:界面聚合可控性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思考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