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屬性,構建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結構單元,都是具有手性的。生物大分子形成精密的螺旋結構是手性的重要表現形式,螺旋是生物大分子最重要的二級結構之一,是實現其生命功能的重要結構基礎,如蛋白質的α-螺旋和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等。手性物質的精準合成引起了化學家門的廣泛關注,發展環境友好型、高效、高選擇性、可循環利用、兼具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劑的優點的新型催化劑尤為重要。通過螺旋聚異腈為手性支撐,負載催化劑,制備兩親性手性催化劑,在水中自組裝成均勻的手性納米膠束,利用手性膠束進行高效、高選擇性的不對稱R-C反應(圖1)。
圖1. 環境友好型兩親性手性嵌段聚合物應用于不對稱R-C反應
圖2. (a)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聚合物的GPC數據(b)和CD, UV-vis數據(c)
圖3. 嵌段聚合的溫敏性和自組裝性質
圖4. 嵌段聚合物催化R-C反應的結果以及催化劑的循序利用
該工作發展了一種環境友好型兩親性手性嵌段聚合物在水中自組裝成均勻的手性納米膠束,兼具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的優點,具有高效、高選擇性的特點,為不對稱R-C反應提供了一類新型環境友好、高效、高選擇性的手性催化劑,為環保型、高效、高選擇性手性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7287)上。吳宗銓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吉林大學化學學院、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為通訊作者單位。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吉林大學、以及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經費支持。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092-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092-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092-7.pdf
- 中國科大李木軍團隊 ACS Nano:復合冷場3D打印液晶彈性體實現近環境溫度響應,智能手環精準監測心率! 2025-02-18
- 天工大范杰/張青松教授、江南大學萬愛蘭副教授 JCIS: 基于PNIPAAm的溫度響應離子導電水凝膠-用于柔性應變和溫度傳感 2024-10-10
- 浙大潘鵬舉教授團隊 Adv. Mater.:利用聚合物共晶相構建電阻轉變溫度可控的離子導體 2024-03-04
- 吉林大學李云峰教授、楊柏教授 Nano Lett.: 可循環利用光活化室溫磷光碳化聚合物點超分子塑料 2025-04-22
- 中科大吳思教授團隊《Adv. Mater.》:在通用高分子中添加可逆光交聯劑,構建可循環利用的熱固性塑料 2023-07-05
- 杭師大朱雨田教授團隊《Nano Energy》:制備了高度透明,兼具應變、溫度和濕度多功能且可循環利用的電子皮膚傳感器 2022-02-28
- 華東師大劉少華團隊 Nano Lett.:新型有序、超大、雙連續介孔聚吡咯材料的合成及其用于蛋白的選擇性包覆和可控釋放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