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轉移是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種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在骨轉移瘤區域,癌細胞產生的破骨細胞刺激因子促進破骨細胞的增殖和活性,并導致骨吸收;而破骨細胞反過來通過釋放各種生長因子促進癌細胞的增殖和存活,因此在骨吸收與腫瘤之間形成“惡性循環”。傳統的分子影像技術通常無法檢測骨轉移瘤部位微小的腫瘤病灶和骨吸收。另外,骨骼組織血液供應較差,不僅降低藥物輸送到骨骼的效率,也因缺乏組織特異性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開發合適的成像造影劑和治療劑以實現骨轉移瘤的早期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至關重要。
圖1. SPFeNOC的合成路線及診療機制示意圖
圖2. SPFeNOC及其對照材料的體外表征
圖3. 體外SPFeNOC治療效果和作用機制的評價
圖4. 雙模式成像、體內腫瘤富集以及治療效果的評價
圖5. 腫瘤轉移以及體內作用機制的評價
圖6. 骨轉移相關骨損傷的評價
總之,該雙靶向仿生納米復合物在骨轉移瘤的診療中具有顯著優勢:(i)利用雜化細胞膜的包覆可以實現對破骨細胞和癌細胞的同時靶向作用,提高納米復合物在骨轉移瘤部位的富集;(ii)利用納米復合物的磁共振和熒光雙模式成像同時檢測破骨細胞和癌細胞,實現骨轉移瘤的早期精準診斷;(iii)利用聲動力治療和化學動力學治療的聯合效應,同時殺死腫瘤細胞和抑制破骨細胞對腫瘤細胞的促生長作用,打破骨轉移瘤部位破骨細胞和腫瘤細胞之間的“惡性循環”,提高腫瘤治療效果。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0252
- 四川大學楊佼佼/熊燕/李繼遙 Acta Biomater.: 用于減輕化膿性關節炎影像學和病理學損傷的原位雙靶向藥物遞送系統 2025-02-15
- 四川大學熊燕副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李箭教授 Small:雙靶向的細胞膜囊泡仿生納米系統用于化膿性關節炎治療 2025-01-23
- 煙臺大學陳大全教授團隊:構建雙靶向多功能納米載體用于提高靶向效率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2022-05-25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東華大學李靜超 Angew:半導體聚合物納米反應器通過超聲觸發級聯乳酸消耗用于胰腺癌銅死亡-免疫治療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