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s),如冠心病、中風、高血壓和心率失常等,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為1800萬,占全球總死亡人口的30%以上。心血管疾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具有患病周期長、隱蔽性強、根治困難等特點,其日常監護預防對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目前,血壓(BP)、心電信號(ECG)、超聲心動圖是臨床上心血管疾病篩查和診斷的主要依據。然而,臨床所用監測系統往往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且對醫生依賴程度高,難以實現患者日常的生理監測,導致了實際需求和現實條件之間的巨大鴻溝。近年來興起的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突破了傳統醫學的診斷局限性,為心血管疾病的智能監測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團隊通過程控靜電紡絲和熱壓技術構筑了一種理性結構的層狀異質壓電復合材料,對復合材料的壓電增強機理和器件性能進行了系統研究和優化,使得其傳感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探索了器件在心血管血流動力學參數監測中的應用,監測精度與商業化器件相當,驗證了器件在日常監測中的可行性,有望為心血管疾病的智能診斷和提早干預治療提供數據支撐。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3612
作者簡介:
田果,本文第一作者,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壓電敏感材料及功能器件 。
鄧維禮,副教授/碩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長期從事納米功能材料及柔性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近年來,在 Chem. Soc. Rev.、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Lett.、Nano Energy 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被引7000余次,相關研究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AF聯合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四川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楊維清,教授/博導,西南交通大學前沿科學研究院院長,從事能源信息材料與器件研究,在Chem. Soc. Rev., Adv. Mater,ACS Nano,Nano Lett,Adv. Funct. Mater.,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共計240余篇,入選Elsevier高被引學者、Stanford-Elsevier全球全領域2%Top科學家;長期擔任科技部重大研發計劃項目會評專家和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科技成果轉化專利30余項,轉化經費3000余萬元;擔任中國超級電容器產業聯盟副秘書長;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省杰出青年基金、省“QR計劃”創新人才。所做工作被美國國家自然基金委(NSF)、Newscientist,CCTV等近20家媒體專題報道。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 Adv. Mater.: 在柔性壓電聚合物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5-04-23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楊陽教授、武漢大學王自昱教授 NC:3D 打印仿生結構中生長可回收和可修復的壓電復合材料-用于保護性可穿戴傳感器 2023-10-19
- 中國計量大學衛國英/吉翠萍 Adv. Sci.:在微流控靜電紡絲技術制備高效自修復性能的防腐蝕涂層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4-12-31
- 哈工大程鳳/齊大栗洪彬/新國大Tan Swee Ching團隊 AFM: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組織修復支架 2024-12-04
- 上海理工王世革/李貴生、港大徐立之 ACS Nano 綜述:基于靜電紡納米纖維的柔性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