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在多層次結構纖維素基輻射降溫新材料的制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4-05-04 來源:高分子科技
被動式日間輻射冷卻(PDRC)材料可在強太陽光下實現零能耗的亞環境降溫。近年來,研究者們陸續開發了各種高性能輻射降溫材料,并期望應用于建筑節能、個人熱管理等領域。然而,大多數日間輻射降溫材料均由石油基聚合物制成,不利于碳減排。纖維素是一種來源豐富、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天然生物質材料。重要的是,天然纖維素材料存在多層次聚集態結構,其對太陽光波具有強烈的散射作用,從而有利于反射太陽光,而且纖維素大分子鏈的化學結構使其在大氣窗口具有較強的中紅外發射率。
此前,易玲敏教授團隊基于纖維素材料,利用課題組獨創的高壓靜電場輔助纖維素大分子自組裝策略,設計制備得到原位自組裝纖維素納米纖維復合的多層次結構纖維素氣凝膠(HSCA)材料,并應用于PDRC及建筑節能(圖5)。結果表明,HSCA的太陽光反射率達92.8%,中紅外發射率達98.2%,在795 W·m-2的太陽照射強度下,可實現低于測試箱內環境溫度11.1℃的降溫效果,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潛在冷卻節能模擬表明,采用HSCA作為建筑圍護材料,可節約52.7%的制冷能耗。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具有原位組裝的結晶纖維素納米纖維增強的分層多孔網絡微結構,HSCA具有優異的PDRC性能和較高的機械性能,這為解決傳統氣凝膠材料機械性能與輻射降溫性能難以兼得的難題提供了思路,也為新型建筑降溫輕質結構材料的制備提供了可能。相關工作以“Hierarchical cellulose aerogel reinforced with in situ-assembled cellulose nanofibers for building cooling”為題發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該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鐘申潔,通訊作者為易玲敏教授。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培育基金項目的資助。
圖5. 多層次結構纖維素氣凝膠(HSCA)的微觀結構及應用于建筑節能.
論文全文(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1482
https://doi.org/10.1021/acsami.3c06178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華東師大張強研究員課題組《Small》:開發新型納米多孔沸石/納米纖維素復合氣凝膠止血材料 2025-04-21
- 同濟大學杜艾/祝捷/劉宸團隊 ACS AMI:通過簡單擠壓和常壓干燥技術制備梯度結構復合氣凝膠 - 實現寬頻高效吸聲 2025-04-02
- 華南師范大學張振 CEJ:一種具有高潛熱、光熱、導電與焦耳熱多功能的相變柔性膜及其在熱管理上的應用 2025-04-01
- 江南大學殷允杰團隊 CEJ:集成動態熱致變色和可逆水傳輸到分層設計的織物中 - 用于自適應個人熱管理 2025-02-26
- 鄭州大學王建峰/王萬杰 AFM:超低紅外發射透氣聚合物織物用于紅外隱身及高效電磁-熱管理 2025-01-26
- 南林蔡晨陽/付宇 Nano Lett.: 仿生微結構長效耐候輻射降溫木材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