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磨損普遍存在于現代機械系統的各個層面,造成了巨大的能量損失,甚至機械故障。由基礎油和添加劑組成的配方潤滑油可以潤滑機器部件,從而降低其摩擦磨損。然而,在使用常規含硫和含磷添加劑的潤滑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有害排放,引起環境問題。
有機硼酸酯具有低毒、無氣味、潤滑性能優良等特點,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綠色潤滑油添加劑。然而,缺電子的硼中心易導致其水解,在基礎油中形成沉淀。最近研究發現,由動態B?O共價鍵交聯形成的動態聚合物網絡能夠在水中長時間穩定,不會水解。這是因為水分子難以進入處于疏水網絡中的有機硼酸酯。同時,硼酸酯功能化的三嵌段聚合物可以與二氧化硅納米顆粒表面的羥基發生縮合反應,從而構建動態聚合物-納米顆粒網絡結構。納米粒子具有低毒性和高穩定性,比傳統的小分子添加劑表現出更為優異的減摩抗磨性能。因此,納米顆粒一直被認為是綠色、環保、高性能的潤滑油添加劑。然而,它們與基礎油不相容,嚴重阻礙了它們的實際應用。
圖1.(a)S2n和BmS2nBm(2n = 36, 57, 80)的合成過程。(b)代表性的超分子油凝膠(B7S80B7)和動態共價油凝膠(SiO2@B7S80B7,TiO2@B7S80B7,SiO2和TiO2: 6 mg/mL,B7S80B7: 50 mg/mL)。(c)超分子油凝膠B7S80B7的結構示意圖,(d)復合油凝膠SiO2@B7S80B7和TiO2@B7S80B7的結構示意圖。
圖2.(a) B7S57B7、SiO2@B7S57B7和TiO2@B7S57B7油凝膠在PAO-10中的SAXS曲線(B7S57B7: 50 mg/mL, SiO2/TiO2: 9 mg/mL)。(b)B7S80B7和SiO2@B7S80B7油凝膠在PAO-10(B7S80B7: 50 mg/mL,SiO2: 3 mg/mL)中的流變行為:恒定應變為1%時的頻率掃描。
SiO2@BmS2nBm(2n = 57, 80)和TiO2@BmS2nBm(2n = 36, 57, 80)復合油凝膠也展現類似優異的減摩性能。相對于基礎油PAO-10,復合有SiO2或者TiO2納米粒子的油凝膠的摩擦系數下降了52%,磨損體積降低了94%。聚合物?納米粒子復合材料(SiO2@BmS2nBm和TiO2@BmS2nBm)的承載能力可高達1100 N(圖3c),高于單獨的遙爪聚合物BmS2nBm(900 N)或納米粒子(600 N)的承載載荷,展示了正的協同效應。
圖3.(a)PAO-10、B7S36B7和SiO2@B7S36B7油凝膠(B7S36B7: 50 mg/mL,SiO2: 3、6、9、12、15 mg/mL)的摩擦曲線。(b)磨損橫截面深度分布圖和(c)PAO-10、B7S36B7和SiO2@B7S36B7的逐步變載摩擦曲線(B7S36B7: 50 mg/mL,SiO2: 6 mg/mL)。
圖5. 油凝膠B7S36B7潤滑后的鋼表面磨斑橫截面的代表性TEM圖像(a, d, g),油凝膠SiO2@B7S57B7潤滑后的鋼表面磨斑橫截面的代表性TEM圖像(b, e, h),油凝膠TiO2@B7S36B7潤滑后的鋼表面磨斑橫截面的代表性TEM圖像(c, f, i)。油凝膠TiO2@B7S36B7潤滑后的鋼表面元素分布圖:(j)Pt,(k)O,(l)Ti,(m)Fe。
小結:利用遙爪型聚合物BmS2nBm和SiO2或TiO2納米粒子之間的動態B?O共價化學,在基礎油中原位構建了動態共價聚合物?納米粒子網絡(SiO2@BmS2nBm和TiO2@BmS2nBm)。這種無硫/磷的復合油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減摩抗磨性能,可看作是一類新型環保潤滑劑。有意義的是,動態共價網絡顯示出高于1000 N的優越承載能力,高于單獨的遙爪聚合物或納米粒子。這種正的協同效應歸因于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的含β-SiC或TiC和B2O3的納米厚度摩擦保護膜。考慮到目前廣泛研究的動態共價和納米化學,本研究理念為開發綠色高性能減摩抗磨的潤滑油劑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全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4c01397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西北大學范代娣教授、朱晨輝教授、李陽副教授 AM:基于仿生凝血級聯途徑的多肽修飾脂質體納米顆粒可噴涂水凝膠治療不可壓破性創面出血 2025-04-19
- 西南醫大口腔醫院陶剛/黎春暉/蔡蕊團隊:具有ROS觸發藥物釋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膠實現抗菌劑和抗炎納米顆粒協同遞送用于牙周炎治療 2025-04-15
- 中國科學院大學彭謙/黃輝 Nat. Commun.:用于調節有機半導體光電特性的分子內非共價相互作用的分子描述符 2023-05-11
- 上海交大張清課題組首次使用共振輔助氫鍵實現了高性能有機半導體材料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