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梁坤能、楊淏 CEJ:牙周病的納米戰(zhàn)士 - 一種新型生物異質(zhì)結對抗牙周炎的多模態(tài)策略
2024-09-02 來源:高分子科技
牙周病是一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可引起牙周組織破壞,最終可能導致牙齒喪失,是全球第六大流行疾病。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包括機械清創(chuàng)、抗生素、消炎藥和手術干預,但這些方法往往無法徹底消除細菌,且過度使用抗生素還會導致細菌耐藥性的增加。對于高血糖患者,其局部的炎癥反應更加劇烈。
圖1:MS@G-bio-HJs的制備和操作步驟的流程圖,并闡明針對牙周疾病的抗菌機制。
圖2:MS@G表征。
圖3:MS@G光熱性能、光動力性能及產(chǎn)氧能力。
圖4:MS@G的體外抗菌性能。
在此基礎上,此研究使用了菌落計數(shù)、活/死染色、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等方法來評估MS@G生物異質(zhì)結的抗菌效果。實驗結果顯示,MS@G在NIR輻射下對厭氧菌P. gingivalis(牙周病主要致病菌)具有極高的抗菌效率,達到99%以上(圖4)。
圖5:MS@G的細胞毒性表征。
圖6:MS@G處理大鼠牙周炎的療效評價及組織病理學分析
最后,利用感染的大鼠模型進行體內(nèi)實驗,研究MS@G生物異質(zhì)結的抗菌和抗炎效果。實驗結果表明,MS@G生物異質(zhì)結在體內(nèi)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能夠減少病原體的數(shù)量,并降低炎癥反應(圖6)。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5083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鄧怡團隊《ACS Nano》:多功能納米生物異質(zhì)結復合水凝膠敷料 - 用于傷口細菌生物膜感染的診療一體化新策略 2025-03-15
- 四川大學李繼遙教授/鄧怡研究員 Small:光響應生物異質(zhì)結誘導免疫原性以防止感染復發(fā)并加速慢性創(chuàng)傷再生 2025-02-07
- 川大梁坤能副教授和鄧怡研究員團隊 Small:糖尿病植入相關感染的新療法 - 級聯(lián)放大治療能力的多功能生物異質(zhì)結酶工程植入物 2025-01-04
- 西北師范大學王榮民、宋鵬飛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兼具抗菌和抗生物膜功能的攻防一體聚(季鏻鹽-冰片)抗菌材料 2025-07-06
- 北化徐福建/段順、北京口腔醫(yī)院孫玉潔團隊 Adv. Mater.:種植體表面化學結構調(diào)控細胞-細菌競爭性行為 2025-07-04
- 西南大學康燕堂/徐立群/徐琨 Adv. Mater.:空心普魯士藍納米框架仿生增強梯度抗菌涂層 2025-07-01
- 東華大學沈明武研究員/史向陽教授團隊:不對稱含磷樹狀大分子遞送菠蘿蛋白酶用于骨關節(jié)炎的抗炎和軟骨保護治療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