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穿戴式健康監測設備正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傳統的健康監測設備往往笨重且不便,而近年來新興的“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則帶來了更為輕便高效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汗液傳感器技術因其無創、實時的監測特點而備受關注。當前市面上的大多數仿生皮膚技術面臨多種挑戰,例如復雜且昂貴的制造過程、低穿戴舒適性,以及實時健康監測的難題。這些問題阻礙了仿生皮膚在多種應用領域內的普及和實際應用。
研究創新點:
香港城市大學胡金蓮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創新的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通過引入全新的熱轉印制造方法,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多項缺陷。該方法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特別適合小規模商業化生產。而其獨創的雙層單向導濕納米膜則提供了卓越的可延展性與透氣性,能夠高效吸收汗液,實現面向佩戴者的舒適實時健康監測。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傳感器內置了先進的傳感器系統,可以監測汗液中的多種生物標志物,包括葡萄糖、乳酸、尿酸、pH值、溫度及皮膚阻抗。搭配全新開發的CARE(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with Real-time Engagement)系統,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傳輸與處理,為既可靠又舒適的健康監測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款特制的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這種創新設備集成了多種電極,以進行全面分析,包括葡萄糖、乳酸、尿酸、pH值以及皮膚阻抗和溫度。每個電極對于提供實時、精準的數據至關重要。文章中的實驗數據展示了該傳感器在檢測汗液參數上的高靈敏度與高準確性。
這款仿生皮膚的制作方法采用了熱轉印打印工藝。此方法確保制造過程簡便且成本效益高,十分適合于小批量傳感器生產。與傳統方法相比,這種熱轉移技術能夠使傳感器組件的精確布局變得更加高效可靠。此外,該傳感器擁有的電紡納米膜層具有單向導濕和優良透氣性的特性,確保佩戴的舒適性。
圖1:熱轉印電子皮膚制造過程以及雙層納米膜功能
圖2:雙層納米膜的功能表征
圖3:汗液傳感器的傳感性能表征
圖4:電子皮膚汗液傳感器的其他性能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測試和延展性測試
圖5:生物皮膚傳感器在人體運動過程中的持續性健康監測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hm.202403780
- 武培怡教授團隊《Adv. Sci.》: 受揉面啟發 - 定制多功能仿生皮膚 2022-03-23
- 多倫多大學劉新宇教授團隊《AFM》:新型抗極寒粘貼離子導電水凝膠仿生皮膚助力可穿戴傳感和軟體機械人 2021-08-10
- 多倫多大學劉新宇團隊、麥吉爾大學李劍宇團隊合作獲得Materials Horizons 2020年度杰出論文獎 2021-07-19
- 廣西大學林寶鳳團隊 ACS AMI:具有抗菌抗氧化和紫外線防護功能的電子皮膚用于濕度/汗液傳感 2022-12-24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Adv. Funct. Mater.》:開發一種基于芯鞘傳感紗線的織物電化學汗液傳感器 2022-03-07
- 北航常凌乾教授等《Nano Energy》:人體關節驅動的柔性自維持汗液傳感器 2021-12-06
- 畫鎵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