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存儲和加密在產品可追溯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應用受到了廣泛關注。手性光子晶體因其復雜的周期性納米結構與獨特的光操控特性,成為制備防偽加密系統的理想候選材料。傳統的防偽技術受制于簡單的單通道解密,容易被復制。光多路復用技術利用光的空間分布(振幅、相位、偏振等)進行信息集成可明顯提高信息存儲密度。近年來,已有利用手性光子晶體偏振效應和結構色構建光學防偽系統的研究,但由于構建模塊的手性結構不可切換,依然存在信息存儲單調且易于訪問的局限性。因此,研究具有高安全性以及簡便解密操作的光多路復用光子防偽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宋飛教授團隊致力于研究纖維素光子晶體材料設計及其功能化應用。在前期研究中,該團隊利用乙二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等與羥丙基纖維素(HPC)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實現了對HPC光子晶溫度響應區間、速度及靈敏度的調控(Adv. Sci. 2023, 10, 2206290;Nano Lett. 2023, 21, 984),提出了一種協同溫度和時間分辨的信息編碼和高端防偽技術;通過動力學捕獲乙基纖維素(EC)膽甾相域中的缺陷態(Chem. Eng. J. 2024, 479, 147669),實現了EC光子晶體圓偏振態的調節,構建了基于結構色和圓偏振的信息隱藏與加密系統。
圖3. 基于EC復合光子晶體的4D信息加密和解密
該工作以“Bioinspired Hierarchical Photonic Structures with Controllable Polarization and Color for Optical-Multiplexed Information Encryption”為題發表于《ACS Nano》(10.1021/acsnano.4c16597)。論文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學博士生李林越,通訊作者是宋飛教授,該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U21A2096)和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2024NSFSC0011)等經費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6597
- 中科大鄒綱/張紅莉、蘇州實驗室陳忻 Nat. Commun.: 結合可編程結構色與可切換圓偏振發光的動態多模態信息加密 2025-03-12
- 北化尹梅貞教授團隊 AFM:萘酰亞胺共軛螺吡喃 - 用于信息加密的雙態發射和光響應動態熒光色 2025-02-21
- 寧波材料所陳濤/尹光強團隊 Nat. Commun.:在利用鑭系配位精準操縱室溫磷光用于多級信息加密取得進展 2024-05-09
- 廣工楊東朋/羅莉/黃少銘教授《Adv. Sci. 》:光子晶體及超結構 2023-07-09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新疆大學朱若斐課題組 AFMs:師法自然 - 受蓮花多重仿生策略啟發的強氫鍵網絡纖維素水凝膠用于太陽能界面蒸發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