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下簡稱教科文組織)擁有193個會員國和7個準會員國,它由大會、執行局、由總干事領導的秘書處組成并執行相關決定。由教科文組織贊助的機構和中心(第二類)(以下簡稱二類中心)是在法律上獨立于教科文組織的實體,通過經大會批準的協定等各種正式安排,與教科文組織建立協作關系。目前,教科文組織已在中國建立6個二類中心,其中3個涉及自然科學領域。“國際科技戰略研究與培訓中心”將成為中國第7個教科文組織二類中心,也將是UNESCO批準的第一個聚焦于科技政策與創新戰略研究與培訓的二類中心。
科技政策與創新戰略研究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密切關注的內容。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作為國內從事科技發展戰略、政策、體制、管理、預測、評價以及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與國外多個研究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依托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成立“國際科技戰略研究與培訓中心”,將借助該研究院“貼近政策實踐的研究經驗、全面而綜合的研究領域、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科研能力、以及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這四個方面的獨特優勢,為深化我國國際科技合作、促進解決發展中國家在利用科學技術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方面面臨的問題做出貢獻。
“國際科技戰略研究與培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將緊密圍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以其自然科學部的工作重點,在科技與創新政策方面發揮國際平臺的作用!爸行摹惫ぷ鞯闹饕獌热菔情_展合作研究、提供專業培訓、提供政策咨詢意見、推動技術轉讓和促進科技與創新政策方面的國際合作和經驗交流。總體活動包括:設計和實施有關科技與創新戰略的國際合作研究計劃;為科技人員、研究機構的管理人員、科學園區的管理人員以及政策制定者舉辦科技與創新管理領域的專業培訓計劃;提供科技與創新政策及戰略的規劃、評估及改革方面的技術援助;開發有效的政策工具,促進科技與創新的發展;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中心建立協作關系(聯網),促進信息的交流與傳播;促進各國政府、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合作。“中心”擬組建理事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參與者將包括教科文組織及其成員國代表,其他國際機構的代表,以及國內外科技與創新領域相關的政府、研究機構、大學、企業代表等。
“中心”將重點圍繞促進發展中國家科技戰略制定和科技管理的能力提升這一目標積極開展工作。合作研究與培訓的主要領域包括:科技指標與統計分析;科技創新的戰略與規劃方法;技術預測和技術路線圖方法及應用;依靠科技與創新消除貧困;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創新的科技投入與金融政策;科技園區與產業集群;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與成長;科技人才培育;科技風險與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爸行摹敝荚谂c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促進共同發展。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6屆大會審議并通過在中國北京建立“國際科技戰略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決定 2011-12-02
- 江雷院士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米科技發展貢獻獎 2016-02-17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和學位地區公約》締約國大會在日本召開 2011-11-30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分子與材料聯合中心Ron Sanderson教授到天津工業大學做學術報告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