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海峽兩岸三地紡織界盛會——2010年(第二屆)海峽兩岸三地紡織學術論壇在天津工業大學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天津工大與臺灣紡織工程學會共同主辦,是首次在大陸召開的海峽兩岸紡織學術界大會。中國工程院姚穆院士、臺灣紡織工程學會許世達理事長、產業用紡織品協會朱民儒會長、紡織教育學會倪陽生會長、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主任陶肖明教授以及臺灣逢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8所臺灣紡織類高校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日本信州大學、大陸東華大學、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等十余所紡織類高校以及中紡集團等單位近百位紡織學術界、教育界、企業界、科技界和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官員等嘉賓,天津工業大學楊慶新校長和肖長發副校長出席。會議開幕式由本次大會主席、臺灣紡織工程學會許世達理事長主持。會議的主題是“低碳紡織、技術紡織、人才紡織”。
大會期間,來自臺灣、大陸和香港等地紡織相關高校知名教授分別圍繞先進紡織加工技術、產業用紡織品的開發與應用、紡織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升級、先進紡織裝備技術、新型染色后整理技術以及紡織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報告和交流。
據悉,以紡織學術界為主的“海峽兩岸紡織學術論壇”第一屆大會已于2009年7月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召開,并取得了圓滿成功。與會專家一致建議將該論壇辦成兩岸三地高級紡織專家相互交流的常設論壇,為學術界提供一個了解最新紡織技術前沿、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三地紡織學術與人才培養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宣傳和推廣紡織教育與科研成果,提升兩岸三地紡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服務行業的質量和水平,本次論壇除舉行學術論壇外,首次引入了紡織教育論壇。
天津工業大學是以現代紡織為特色的高等學校,其紡織工程專業淵源于1912年,具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規劃,改造傳統學科,強化特色學科,集中資源和優勢,加強紡織教學和科研,紡織學科科研力量不斷增強,在紡織復合材料、中空纖維膜材料和膜過程等領域研究特色鮮明,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相關成果在神州5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二號探月衛星、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污水處理項目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人才培養方面,天津工業大學教學改革效果明顯,成績斐然。目前學校的紡織工程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和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
- 第三屆海峽兩岸三地紡織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12-02-27
- 天津工業大學張擁軍/張巖團隊 CEJ:仿蛛絲強黏韌共晶凝膠纖維 2025-02-27
- 天津工業大學高輝教授團隊 Nano Today:利用GalNAc衍生的納米平臺阻斷Fn-宿主細胞相互作用以增強結直腸癌的化療效果 2024-05-08
- 天津工業大學王潤、劉雍/南開大學劉遵峰《Adv. Sci.》:基于氫鍵納米團簇的仿蛛絲水凝膠微纖維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