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基底晶體管在美研制成功
2011-01-3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晶體管制造一般是用玻璃作基底材料,這有利于在多變的環境下保持穩定,從而保證用電設備所需的電流。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7日報道,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雙層界面新型晶體管,性能極為穩定,還能在可控的環境中,以低于150攝氏度的條件在塑料基底上大量生產,因此可用于柔韌可彎曲的塑料電子設備。研究論文發表在近期的《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志網站上。
由于晶體管的性能不僅取決于半導體本身,還取決于半導體和電介質柵門之間的界面,所以研究小組對一種現有半導體的電介質柵門進行了改良,將頂柵有機場效應晶體管與雙分子層柵絕緣體結合在一起,改良后的晶體管在測試中表現出了極為穩定的性能和優良的導電性。
佐治亞理工學院有機光子學與電子學中心主管、電學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教授伯納德·凱普林表示,過去的晶體管使用的是單一電介質材料,而改良后的晶體管中電介質柵是一種雙層分子材料。
電介質柵的雙分子層由一種名為CYTOP的氟化聚合物構成,再通過原子層沉積制造出高介電常數的氧化金屬層。研究人員解釋說,在有機半導體中,CYTOP介電常數非常低,需要提高驅動電壓。而高介電常數氧化金屬雖然需要電壓較低,但用作界面時其很多缺點使得晶體管性能不穩定。兩種物質單獨使用時各有利弊,但把兩種物質結合作為雙分子層使用,兩者的缺點就會因互補而得以克服。
研究人員對電池雙分子層進行了多種檢測,包括接通了晶體管2萬次,施加持續生物壓力以最高電流運行,甚至將晶體管在等離子艙內放置了5分鐘,發現它的流動性都沒有降低。直到他們把晶體管在丙酮里放了一個小時,其流動性才出現了少許下降,但晶體管仍在運行。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只在玻璃基底上對晶體管進行了檢測,接下來他們將在可彎曲的柔韌塑料上檢測晶體管的性質,并進一步實驗用噴墨印刷技術來制造雙分子層晶體管的能力。新晶體管可用于高級綁帶、射頻電子標簽、塑料太陽能電池、智能卡發光器等任何需要穩定電流和柔韌表面的電子設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重慶大學尹志剛教授團隊 The Innovation/CEJ:基于聚電解質介電薄膜的低功耗有機晶體管及其柔性存儲器 2025-02-25
- 南科大馮奎、郭旭崗/海南大學陳志才 Angew 綜述:高性能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共軛聚合物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和前景 2025-01-09
- 華南理工大學郭子豪課題組 AFM : 具有超低閾值電壓的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 2024-11-01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Wai Cheong Tam博士 IJBM:牙周組織生物大分子研究進展 2025-05-22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肉 -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