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編輯受訪談中國論文發表情況
2011-07-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執行主編Veronique Kiermer和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亞太分社主編Richard Stone7月27日分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都提到,中國學者在國際權威科學雜志上的論文發表量近年來呈現激增趨勢,但優秀的論文鳳毛麟角。
兩位主編是在參加為期5天的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第13屆學術研討會時受訪的。
據Veronique Kiermer透露,中國論文在《自然》上的發表量從2000年的6篇增長至2010年的149篇。面對中國論文發表量的“火箭式發展”,Veronique Kiermer覺得,中國政府對科研的資金投入是論文發表量激增的一個因素,“中國政府對科研的大力支持,讓中國科學家有更好的設備和環境進行科學實驗,激發了科研的創新性,科學論文的價值就提高了。”
Veronique Kiermer同時強調,中國在遺傳學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許多遺傳學的研究成果都得到國際上的認同。但是中國在不同科學領域的研究水平是不平均的,有一些領域達不到國際的標準,如果中國想要在國際科學領域中起到領導作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美國《科學》雜志亞太分社主編Richard Stone也向記者透露,2008年《科學》中國論文發表量為7篇,而2010年發表量已上升到21篇。要知道,每年《科學》會收到1.4萬份論文,最后被接受刊發的只占投稿總量的8%。
“《科學》雜志對論文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擁有真正價值,并在某些領域改變人們思想的科研論文才會被我們發表。”Richard Stone對記者如此說道,其中瑞士的用稿率最高,而中國論文的拒稿率非常高,為98%。
Richard Stone表示,近年來,中國出產的論文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驚喜,有些論文也非常有趣,例如有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駁斥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這一說法,讓他印象很深。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AFM:天然皮膚啟發的多功能柔韌皮革基電子皮膚 2025-05-27
- 浙工大劉善秋/中國科大李景國《ACS APM》:高效異相成核劑UiO-66及衍生物用于聚合物納米孔結構發泡 2025-05-16
- 中國人民大學賀泳霖等 Small:可噴涂超分子丙二醇凝膠 2025-05-15
- 科技部: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2020-09-30
- 科技部、基金委發布通知: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 2020-07-30
- PNAS揭示論文發表“潛規則”:現在不發頂刊,以后只會更難 2018-12-26
- NATURE《自然》2018年度囊括最重要科學事件的十大人物 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