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規劃》部署,全面提升高校科技發展水平
科技和教育,互為依托、互為支撐、互為動力。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學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既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創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科技事業發展迅速。“十一五”期間,全國高校共承擔各類課題153.3萬項,爭取科技活動經費3324.2億元,發表國際論文63.4萬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102項,技術發明獎151項,科技進步獎711項,高校年度獲國家科技三大獎份額均已超過了50%。截至2010年,全國高校共有科技活動人員近40萬,研究與開發人員(R&D人員)保持在35萬左右,折合全時近19萬人年。高校已經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高新技術研究的重要方面軍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強大生力軍,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高校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面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一些體制、政策障礙制約了高校創新潛力的發揮;隊伍整合難、資源共享難、籌集自由研究經費難、重大成果產生難、科研成果產業化難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科技評價過于注重量化指標,一定程度上誘發了科研不端行為和學術失范現象,損害了高校的聲譽,影響了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
當前,高等教育戰線正在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和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謀劃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人力資源強國的攻堅階段。高校科技工作要以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按照《規劃》部署,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特別注重與落實《科技規劃綱要》和《人才規劃綱要》相關內容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的作用。圍繞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這一主線,加快建設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用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著力提高解決關系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的能力,大力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在京啟動 2012-08-30
- “加強科教結合,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重大問題研究”課題啟動會在京召開 2012-03-05
- 科教結合共建“納米學院” 協同創新助力蘇州納米技術產業創新基地發展 2012-01-12
- 高超教授被授予“浙江大學‘十二五’優秀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2016-05-09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榮獲“全國化纖行業‘十二五’創新平臺建設獎” 2016-03-22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舉辦“國家‘十二五’新材料發展規劃”專題報告 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