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獨立 校領導全部退出
2011-09-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校領導全部退出學術委員會
此前,復旦大學和合并前的上海醫科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名單中,從來都不乏歷任校長和校行政領導的名字,第五屆學術委員會主任是時任校長王生洪,當時的副校長楊玉良擔任副主任。
校長、書記兼任校學術委員會成員,在我國的大學中是普遍現象。
而復旦大學的新章程則規定,在任的校黨政領導成員不參加校學術委員會,將學術的職權與行政權力區分開來;將學校學術委員會與各學院(系、所)和附屬醫院學術委員會的關系由以往的領導關系改為指導關系,以充分發揮基層學術委員會的自主性。章程上還刪除了原先的那句“本章程解釋權在校長辦公會議”。
事實上,在此次新當選的第六屆學術委員會的43名委員中,沒有一名是校領導。其下設的5個學術分委員會也不再設主任,只設組長和副組長。因為“一設主任或者副主任,聽上去就和行政級別掛了鉤。如果只有組長,當選者連印在名片上都不好意思吧。”王迅說。
從去年年底開始,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即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校長的權力不能沒邊”,校領導不能在校學術委員會任職,必須把學術委員會還給學校的教授們。他還以身作則,宣布將和學校黨政干部一起退出學術委員會。
在全國其他大學,也陸續有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去年6月,華中師范大學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除分管學術工作的副校長楊宗凱外,幾位校領導全部退出學術委員會;今年3月28日,山東大學公布的新一屆學術委員會23人名單中,去掉了校長徐顯明的名字。吉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也相繼宣布校領導退出學術委員會。
“領導退席”曾引起熱議。不少人認為,這是高校“去行政化”的一大步;也有人提出,校領導中有相當一部分學術水平完全夠格入選,“一刀切”有矯枉過正、浪費人才的危險。
“一所大學如果沒有學術,那大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同樣,一所大學不以育人為本,那么大學也沒有存在的價值。但是學術既不需要行政來干涉,也不需要民主來決策,因為學術不是行政領導發布指令來進行管理的,學術也不是靠少數服從多數來實現發展目標的。一所大學的學術必須保持獨立,思想必須保持自由。這樣,一所大學才能有發展的前景。”楊玉良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復旦大學彭娟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 外電場調控共軛高分子的溶液聚集態與薄膜晶型 2025-05-16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江蘇省柔性電子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2019-12-18
- 浙江大學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杭州圓滿召開 2019-01-04
- 西安市新能源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順利舉辦 2018-12-14
- 天大封偉教授團隊 Nano Today:構筑固液獨立雙重網絡通道以實現動態目標的自主熱管理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