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道德學風建設宣講活動將覆蓋所有科技工作者
2011-12-13 來源:科學時報
“很多青年學子都是從導師的言行中,形成自己做科研的習慣。導師的學術道德和學風好不好,直接影響著我國下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從10月起,中科院院士楊樂已參加過三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會”,他最直觀的感觸是,青年學子太需要了解“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在今天舉行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專家和學生代表座談會上,楊樂說:“研究生們不久都會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品德的高低,將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走向,關系到全民的思想品德和信念,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
針對學風建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李靜海談了自己的體會,“科技界需要把優良的道德和學風變為自己的文化,否則很難實現真正的科技創新”。
李靜海說:“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嚴守科學道德和堅持優良學風印刻在科技工作者的腦子中時,才算達到了效果。”形成良好學風是長期的任務,并不是接受幾次教育、上幾次課就能徹底改變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很贊同這樣的說法,“整治學術腐敗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要長期堅持下去,還要擴大覆蓋面,不要只有一兩個人在講,要讓學術界,甚至非學術界都參與到科研道德和誠信的宣傳中來”。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介紹,今年9月,中國科協和教育部成立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共同推動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生新生中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一批著名科學家,如杜祥琬、葉叔華、楊福家、楊衛、楊叔子、歐陽自遠等積極參與宣講教育,并精心準備宣講報告。
截至目前,該活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受宣講教育的研究生新生總共達到25萬人。張勤表示:“按照計劃,下一步宣講活動要覆蓋到所有的高校和入學新生,并最終覆蓋所有的科技工作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工程院公布“院士科學道德守則” 2012-06-28
- 科學道德教育或將列入高校必修課 2012-06-11
-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座談會在武漢大學召開 2012-04-18
-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 2019-06-13
- 上海高校成立專門組織調查學術不端 2014-08-15
- 教育部出臺新規 高校教師將建科研誠信檔案 2012-03-15
-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創新爭先獎勵大會在京舉行(附獲獎名單)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