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陳宜瑜:以“工具”突破引領原始創新
2012-03-16 來源:中國科學報
另外,原創性科研儀器研制是以前沿科學家為主體、與信息技術等交叉才能得以成功的高層次科研活動,需要較強的科學、技術、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經驗積累,陳宜瑜認為,我國在這樣一支高層次隊伍建設上還有欠缺。
經費與技術上的兩大瓶頸,導致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儀器仍屬稀缺物品。
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應運而生。陳宜瑜指出:“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在科學上有重大突破的科研儀器都由大規模經費資助而產生。大量的突破常常是資助規模不大,但原始創新思想突出,一些原理上貌似簡單的原創性科研儀器開拓出大片研究領域的例子比比皆是。”
陳宜瑜強調,不能一味追求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項目在體量方面的“重大”,而是要強調其科學意義和科學目標的“重大”。
量身定制的全方位管理制度
2012年,重大儀器專項采取部門限額推薦立項建議和自由申請兩種模式受理申請。其中,自由申請項目資助計劃為2億元,單項資助強度不超過1000萬元/項;項目推薦部門為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國防科工局。實施方案還特別要求嚴格控制經費額度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申請。
陳宜瑜指出,原創性科研儀器研制具有強烈的探索性和高風險,要鼓勵科學家以勇于探索的精神,推動科研儀器創新研制,同時,要有寬容失敗的政策環境。
不過,容許失敗并不意味著放松管理�;鹞癁樵搶m椓可泶蛟炝艘惶讎栏竦腻噙x和評審制度,除了要考查項目對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研究者本身的積累及其團隊狀態,還要考查儀器設備研制與國家重大科研需求的關系,以及設計方案本身的創新性,如原理性創新、獨到的設計思想等等。
并且,要對項目的實質性內容進行甄別,嚴格審查立項建議的核心內容,避免打包、拼盤和重復立項,避免穿衣戴帽型的包裝項目,同時保證經費預算的合理性。
“我們不要求最后研制出的科研儀器成為一個型號、一個系列的產品,而是希望科學家以原創性的工具取得原創性的科學突破、用科學目標引導下的科研工具變革獲得重要的科學突破�!标愐髓ふf。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 2016-11-24
- 我國將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 2015-01-28
- 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專項自由申請項目指南 2012-02-16
- 第五屆全國高分子科技與產業創新峰會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5-04-09
- 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張曉峰教授等 Adv. Mater.: 干眼癥治療新曙光 - 天然抗氧化酶納米滴眼液的創新之旅 2025-03-26
- 華東理工趙玲教授團隊 Adv. Sci.:適用于創新建筑冷卻的超高膨脹倍率發泡材料 2025-03-25
- 陳宜瑜:以“雙力驅動”引領基礎研究發展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