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研基礎設施會議在丹麥舉行
2012-03-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012年國際科研基礎設施會議3月21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貝拉中心開幕。600余名各國科研學術界代表和歐盟委員會代表將在會上討論加強各國科研基礎設施合作的相關實施方案。
歐盟負責科研與創新的委員梅爾·蓋根-奎因在當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說:“在(歐盟)財長們或許決定削減財政預算的情況下,我希望科研預算不會減少,因為對科研領域的投資將幫助我們走出經濟危機。”她認為,歐盟需要支持科研成果向市場轉化,但歐盟國家要確定各自的科研優勢和投資的優先次序,以便從科研基礎設施合作中受益。
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的科技大臣莫滕·厄斯特高說:“本次會議對國際科研基礎設施合作將是一個重要推動力。現代和先進的科研基礎設施對實現科學突破和增強競爭力有重要意義。”
會議資料顯示,科研基礎設施泛指顯微鏡、望遠鏡、實驗室、數據庫、圖書館、電腦等對科研人員開展高質量科研工作有重要意義的儀器和設施。科研基礎設施通常非常專業且造價昂貴,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能進行獨立投資并充分使用,因此有代表呼吁相關國家進行科研基礎設施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平臺。
本次會議為期3天,由丹麥科學、創新與高等教育部和歐盟委員會聯合舉辦。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第一屆簇發光國際會議將于2021年8月10日在浙江海寧召開 | 主席:唐本忠 執行主席:張興宏、孫景志 2021-07-02
- 第九屆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在東華大學召開 2019-11-24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第13屆國際離子聚合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辦 2019-09-24
- 南丹麥大學吳昌柱課題組 Angew:酶與超分子聚合物結合實現可循環的光生物催化 2024-02-27
- 南丹麥大學吳昌柱教授團隊《Nat. Commun.》:基于大腸桿菌化學修飾而成的人工孢子實現高效的界面生物催化 2022-06-13
- 東北大學楊景帥副教授和丹麥科技大學David Aili研究員合作發表關于聚苯并咪唑聚合物材料的綜述文章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