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高校怎樣提高教育質量
2012-03-26 來源:光明日報
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拔尖人才的關鍵。日前,教育部召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圍繞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推動高校內涵發展進行交流探討。光明日報聚焦部分地方、高校的創新實踐與創新探索,進一步關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重大課題。
上海:分類指導 特色發展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目標,不同的支持”,上海市以制定高校發展定位規劃為抓手,推進高等學校分類指導、分類管理改革,促進高校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創一流,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上海市大力支持部屬高校發展,加快其建成世界一流和國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步伐。除給予土地、校舍等資源外,在“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設中,給予1:1配套資金支持。部屬高校利用部分地方財政資金,開展了200余個服務地方的項目,并與9所市屬高校簽署共建協議。
重應用,促進地方院校特色發展。根據“扶需、扶特、扶強”的原則,引導地方院校結合社會需求,在特色學科專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品質提升。如與國家海洋局、交通運輸部共同支持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建造教學科研試驗用船;建設44個市級重點和示范性校外實習基地;持續5年實施“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
促規范,引導民辦院校提高質量。按“分類扶持、提升質量、多元發展、依法管理”的原則,在依法落實法人財務權,加強規范管理的基礎上,每年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對民辦學校分類給予財政專項扶持,促進其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建機制,高起點創辦研究型大學。根據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要求,與美國紐約大學合作,建設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上海紐約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籌建一所教育、科研、創業相融合的研究型大學,以期對我國現有大學運作管理、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科教結合等方面起到試點和示范作用。
安徽:明確定位 推進合作
安徽緊密結合“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的重大戰略需求,著力謀劃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對策措施。
確立“應用型”地方高等教育發展定位。省委省政府提出,初步建成能夠服務黨委和政府決策、支撐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引領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現代應用性高等教育體系。一是大力發展應用特色鮮明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二是加大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幅度增設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緊缺應用專業,停招停辦一批非應用專業;三是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龍頭作用;四是把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工作效果,作為考核高校和高校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
推進“合作式”地方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安徽把推進高校開放合作,特別是校地、校企、校際和中外合作辦學,作為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是成立六類高校合作聯盟,共商辦學標準、共建學科專業,共享優質資源。醫學聯盟聯合開展全科醫生培養;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聯合實施小學期制,開展學生跨校跨區域選課、輔修專業和學位;省屬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聯合實施“千人研究生培養計劃”,聯合開展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二是推動高校與各級政府合作,共建圖書館、體育館和文化設施,開放高校資源,開展繼續教育,使高校成為開放性教育文化和科技研發中心。三是推動高校與行業、企業合作,省教育廳與有關部門就農業、旅游、船舶制造等行業共謀人才培養措施,共建人才培養基地,支持企業在高校建立“嵌入式”研發基地或聯辦學科專業。四是廣泛開展產學研用合作,組建20多個合作聯盟,推出量子通信、語音識別、汽車、煤礦安全、現代農業等一批高質量科技成果。五是借鑒境外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引進國外專家擔任高校副校長,聯合舉辦“校中院”和開設應用型專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劉延東: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全面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 2014-11-10
- 中青報評論:不談教學 還談什么大學 2014-01-14
- 《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2)》在京發布 2013-01-03
- 人大校長紀寶成:培養人才是大學最核心的任務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