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海峽兩岸科技發展“加速器”
2012-04-05 來源:中國科學報
福建省省長蘇樹林訪臺的“鄉情之旅”剛落下帷幕。3月3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發布關于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2012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開始面向全國科研人員征集申請書。
共同問題催生基金
“目前福建和臺灣科技交流、科技合作很多。因為地緣、親緣關系,兩岸發展中經常遇到相似的問題,需要共同面對。”福建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處長游建勝對《中國科學報》說。
大陸尤其是福建省和臺灣在經貿往來、農業發展、常見病防治、食品安全、泥石流治理等很多方面會碰到同樣的問題。
“這些都要求兩岸科學家合作研究、共同面對。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每年要解決的問題都不同,今年主要解決四個領域的問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局學科交叉處處長王岐東對《中國科學報》說,“設立這一聯合項目,主要是福建省科技發展中有這方面的需求。”
2011年12月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共同設立“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該聯合基金執行期從2011年至2015年,總經費為1.5億元。
該聯合基金旨在發揮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科技資源投入基礎研究,進一步吸引和聚集海峽兩岸科學家開展科技合作,重點解決福建及臺灣地區共同關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帶動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區域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和基金委的廣東聯合基金、云南聯合基金一樣,該項目類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成部分,面向全國,公平競爭。由基金委負責受理申請、評審和管理。”王岐東說。
“五緣”優勢帶動合作
2011年,國務院先后批準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為福建和海峽西岸經濟區注入新力量。
福建有全國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也有兩岸最頻繁的經貿往來,閩臺科技合作也成為福建科技發展的一大亮點。
國家科技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福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居全國第9位,比2010年提升2位,其中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第5位,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居第7位。
福建省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和臺灣有天然的“五緣”(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優勢。福建在對臺交流合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
2012年,為加快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福建加大科技創新財政投入力度,該省將統籌5.5億元引導各類創投基金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引進境內外一流大學、科研機構、跨國公司在閩設立研發機構;加快建設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藥研發平臺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即是其中之一。
該省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15%以上,形成3~5個產值規模超千億元、7個超500億元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2018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高分子液晶態與超分子有序結構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五屆全國高分子液晶態與超分子有序結構學術論文報告會在青島舉行 2018-08-17
- 2017海峽兩岸應用高分子學術研討會(APSA-2017)在西安圓滿召開 2017-10-24
- 第一屆海峽兩岸生物醫學前沿交叉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2017-10-23
- 第三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將于2023年4月14日在廣州召開(第一輪通知) 2022-12-31
-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將于2021年1月8-10日在廣州召開(第二輪通知) 2020-11-18
- 2017世界生物醫學及新材料科技發展回顧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