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航天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2-07-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7月2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代表兩家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
“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協議的簽署將進一步提升雙方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相信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航天事業的科技競爭力和產業化水平將得到大幅提升,空間安全也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在‘大航天’的背景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科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兩支重要力量。中科院與許多國有大型企業都有合作,但我覺得,中科院與我們的合作是最全面、最深入的,雙方在合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說。
據了解,中科院與航天科技集團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發射升空,不但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也拉開了中科院與航天科技集團密切合作的序幕。
40多年來,雙方的合作涉及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型號工程等多個任務和技術領域。“特別是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間技術發展與航天器研制、空間科學研究與深空探測、對地觀測數據處理及應用、衛星發射服務等領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說。
例如,在載人航天工程中,中科院承擔了應用系統的研制,而航天科技集團承擔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的研制,從工程聯合立項論證,到10次飛行試驗任務,兩家單位始終密切合作,大力協同,取得了多項里程碑式的重大科技成果。
在剛剛取得圓滿成功的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與光電所為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配套的TV攝像機十字形靶標和激光雷達跟瞄設備等產品在軌穩定工作,保證了交會對接準確無誤地實施。
在衛星發射服務領域,近年來航天科技集團已為中科院研制的創新一號等衛星提供了運載工具。未來幾年內,集團還將為中科院發射包括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夸父A衛星在內的10顆衛星。
除此之外,兩家的合作也將延續至未來。2010年3月,國務院第105次常務會議審議同意中科院組織實施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其中就包括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副局長王越超表示:“中科院與航天科技集團將在運載火箭和衛星平臺等方面開展合作,同時也希望集團相關院所積極參與背景型號和預先研究項目,雙方共同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
在框架協議的指導下,雙方將在空間科學及其前沿領域、空間技術及其前沿領域、對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及應用領域、航天核心電子元器件及航天新材料研制等方面,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力爭在成果產出、人才培養和聯合研究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除了協議涵蓋的內容外,馬興瑞還希望雙方能在基礎研究方面深化合作。“集團在工程領域做了很多工作,但產品造出來了,原理卻還沒有完全吃透。”他坦承,“中科院是全國基礎研究綜合實力最強的單位,我們希望中科院的科學家能幫我們解決‘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白春禮也表示,雙方應根據中國航天中長期發展需求,結合中科院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優勢,共同凝練重大科技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基礎研究;同時“也要在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等方面進行前瞻性、戰略性的研究,在航天事業發展的路上共同往前先走一步”。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開展戰略合作 2016-07-12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與中石化鎮海煉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6-06-30
- 上海生科院與聯合利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6-03-01
- 北京化工大學與滄州市政府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2015-08-03
- 珠海與華南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4-12-22
- 橡塑重點實驗室與聚智CBF(濟南)科技有限公司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 2014-08-04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團隊 AFM:基于界面靜電擊穿的多功能全纖維織物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