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但部分高校師資尚未跟上,不少導師帶的研究生過多而無力指導,學生呈“放養”狀態;再加上研究生培養模式較為單一,不少學生讀研只是逃避就業壓力,缺乏職業規劃,科研能力較弱,導致畢業后高不成、低不就,就業率降低。教育界人士建議,一方面應加快師資培養,嚴格過程管理,同時合理有效調整學術型和應用型研究生結構,防止研究生教育質量下滑。
導師無力指導 學生“放養”自學
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董教授每屆都要帶八、九個碩士研究生,加上還有教學、研究任務,無暇指導眾多學生的學業。“除了研三學生寫論文,其他學生我基本上沒有太多精力指導,沒辦法,只能放養了!敝貞c理工大學教授石曉輝表示也有同感,現在他帶的碩士研究生有10名,再加上他擔任行政職務,多少有些力不從心。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共招收58.4萬名研究生,與2007年的44.9萬人相比5年間增長了30%,比1997年5.1萬人翻了十倍。重慶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國家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我國研究生教育處于大發展時期,但也存在過快發展的問題。由于研究生擴招能為一些高校帶來評估上的利益,仍有高校還在擴大規模,導致師資不足,教育資源供需矛盾呈現。
西南大學新媒體專業研二的小楊介紹,自己的導師一屆就帶了14個研究生,“這個學期到現在就見了導師一次面,有時候自己寫了論文想請導師看看,導師說很忙,學習只能自己自由安排了!彼拇ù髮W法律碩士專業的王雯研一的時候沒有導師帶,到了研二論文開題時才有了導師制,“導師一學期只見一次面,就一兩個小時,導師幾乎對我沒有起到任何指導作用,平時都是自己看書自學!
為了獲得優質的研究生教育,一些學生只好到國外深造。今年剛從重慶市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的譚守龍現正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繼續攻讀商科研究生學位,譚守龍說:“我以前的導師帶了9個人,他本人很忙,平時基本上沒有時間指導,提前預約也經常泡湯。在美國,我們學校一個導師最多帶三個學生。”
同時,部分導師所帶學生也呈現結構性不均。四川外語學院研三的趙梓汛告訴記者,她的導師只帶三名研究生,“一些學生扎堆選擇名氣大或有職位的導師,方便以后推薦工作,年輕的導師則無人選。”
- 信息技術發展促進了大學教育變革 2014-02-07
- 廈門大學將啟動閩臺高校教育交流與合作綜合改革試點 2011-05-03
- 教育部:高校教育經費收支須公開 2009-04-03
-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饒思圓課題組誠招博士、碩士研究生 - 化學、材料學、生物工程、電子工程、神經科學、基因工程 2025-04-11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
- 教育部等:鼓勵擴招博士后,作為補充高校師資重要來源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