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徐端夫作客中廣網視頻直播室
2005-03-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開采能源會污染水、消耗水。我記得你在貴州人大代表會上提出重視預防和治理長江上游、珠江上游水土流失以及水源的問題,提了這樣一個建議,你的建議也受到了貴州的重視,你當時基于什么樣的研究提出這樣的建議?
徐端夫:因為我們全球的變化,從大自然來講全球一體化,以中國的生態環境來講東部和西部是同飲一江水,同飲長江、珠江水,所以隨著長江三峽的建設,隨著長江三峽上游水流的污染,少量的生活垃圾都會累計在長江三峽上,西部地區沒有能力自己建設污水處理防治廠,因為他們很窮,下一步長江三角洲他們發電,在其他得到了發電的好處對他們怎么進行合理保護?就是與長江流域共同建設。不管是長江上游還是珠江上游體系,怎么防止生活污水,包括工業廢水,包括開放的污染物,要盡量減少不要流到下面去,盡量不要日積月累在三峽水庫里面,以至于不可預計的后果。就好象大氣污染,大氣變化,也可能十年二十年,所以我們要趕快研究,要有遠見,科學技術看不到要有充分的估計。
主持人:各位網友,在你面前的這位老人,曾經培養了一大批的科技專家,和一些科研單位一起獲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學獎等一大批獎項,你還培養了很多年輕的專家,還有在欠發達地區培養了一些專家。你除了搞自己的研究,培養專家是什么樣的想法?
徐端夫:應該這樣說,人類的文明有兩種,一個是物質文明,物質文明所創造的財富那是有形的,當我分給你一半以后我就少一半,可是我們所做的科學研究,基礎理論的認識,我們新技術新方法的發現,這是知識的傳播,我們分給別人一分自己就多一分,一個人留著是不夠的,我分給別人一分國家得到更多的發展,所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一樣,一種是越分越少,我是越分越多。所以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一大批的人才,需要很多的年輕的科技人才來參加這個項目,我們才能夠以科教興國振興人才強國,所以培養人才是我們從事科研工作,培養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義不容辭的義務,這也是我應盡的責任。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新聞
- 著名高分子物理學家徐端夫院士病逝 2006-04-18
- 人大代表鄭強:很多理工科學生沒情感 不孝順父母 2015-03-09
- 人大代表鄭強教授:180萬津貼引不來人才 西部對其饑渴 2014-03-05
- 青島市人大代表視察化工橡膠行業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2012-07-05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招聘啟事 2018-10-18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新材料聯合研發中心落戶濟寧 2018-06-25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召開三邊學術交流會舉行 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