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單行本出版,在82個行政審批項目中,“國家重點學科審批”被取消。目前滬上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共17個,取消審批并不等于取消重點,上海教育部門正引入國際視野,動態監測學科建設,實行“有進有退”。根據最近更新的美國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統計,上海高校現有7個學科列入ESI“前千分之一”,數量居全國第二;到2015年,上海有望擁有10個以上學科,具有沖擊國際一流學科的能力和影響力。
對標國際,知己知彼。ESI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衡量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國家和地區國際學術水平的指標評價體系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采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通常情況下,某校某學科ESI排名進入“前千分之一”,實際排名相當于位列學術界“500強”、甚至百強,躋身于世界一流水平。
大學的聲譽由每個學科的聲譽逐步構建而成。此次上海的“前千分之一”學科主要分布在3所高校的4類學科。分別是:復旦大學的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華東理工大學的化學。同時,上海還有65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行列。上海市教委表示,通過其后5年的一流學科建設,到2020年,上海市可望有20個以上的學科在國際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
據了解,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實行“2+3”節點的5年建設周期。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0月左右,上海將對在建一流學科進行首次動態調整——對建設成效不明顯、停滯不前的學科,在節點考核后將進入退出程序;而對已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的學科優先予以立項支持,對建設績效明顯的學科加大持續投入建設經費和項目激勵。
最新監測結果表明,在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計劃的名單上,60%學科的進步顯著快于用以比較和參照的“標桿校”;部分在建一流學科的表現甚至優于國際標桿校,在若干國際可比重要指標方面已跨入世界一流之列。上海將對相關學科給予重點支持,在“高原”上建“高峰”,形成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高校學科體系。
- 曼徹斯特大學李加深團隊《Mater. Design》: 靜電紡絲薄膜制備人造血管新策略 2024-03-15
- 重慶市中醫院余柯曉/重慶醫大梁冰 Mater. Design:相變型仿生骨磁體高效靶向聚集磁性納米微球介導磁熱驅動靶向化療骨肉瘤 2023-09-13
- 南林蔡旭敏副教授、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團隊 CEJ:ESIPT禁阻的水楊醛希夫堿AIE分子用于雙模態加密解密 2023-05-09
- 材料學前千分之一的科學家 朱劍豪教授訪談 200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