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中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著名納米材料專家江雷,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tài)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高鴻鈞,應邀做客寧波材料所科技大講堂,先后作了《仿生智能超浸潤界面材料和》《納米量子結構的構造與物性調控》的學術報告,260余名員工及研究生到場聆聽報告。所長崔平主持了報告會。
江雷在報告中介紹了他的研究組通過研究多種生物體表面特殊浸潤性,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潤性表面的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從而獲取靈感,提煉出科學問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闡述了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的設計理念和制備方式,詳細介紹了生物體表面的親/疏水性機理、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仿生合成與制備、“二元協(xié)同納米界面材料”體系的設計思想、仿生智能人工離子通道、仿生智能定向集水納米纖維等方面的內容,列舉大量自然界中的實例與工業(yè)界的應用。他還幽默生動地詮釋了如何進行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發(fā)明以及如何進行科學創(chuàng)造。 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使參會者不僅了解了該領域的主要研究進展,更啟發(fā)和拓寬了研究思路。報告結束后,崔平所長贈言江雷院士“發(fā)現(xiàn)自然,創(chuàng)造自然,造福人類”。
高鴻鈞院士在報告中系統(tǒng)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從事掃描隧道顯微術的研究工作。研究團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術(STM/STS)與分子束外延等手段,系統(tǒng)研究納米量子結構的組裝、機理與物性等。在STM成像方面,利用功能化針尖提高了STM 的分辨能力,觀察到了過去不能夠“看”到的固體表面精細電子結構,得到了30年來最高分辨率的STM圖像;在單個原子/分子層次上構筑具有固定偏心軸的單個分子馬達及其陣列,并對其轉動行為實現(xiàn)了控制;進而開展原子操縱和納米量子結構的研究,實現(xiàn)了單個功能分子極限尺度上的電導可逆轉變及其在納米存儲中的應用;實現(xiàn)了對單個自旋態(tài)的可逆操控及其在量子信息存儲中的應用。同時,他還介紹了其研究小組在硅烯、鍺烯和鉿烯的最新研究成果。高鴻鈞院士娓娓道來,睿智嚴謹的學者之風深深感染了在場師生,他勉勵在座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自信心,堅定科學信念,向國際一流科研水平看齊,追求卓越。
兩位院士還欣然為寧波材料所“科技大講堂”題名留念。
江雷院士
江雷題名留念
高鴻鈞院士
高鴻鈞題名留念
- 中科院物理所高鴻鈞院士團隊《Science》:實現(xiàn)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的可控折疊 2019-09-06
- 石墨烯研究最新進展國際會議在京召開 2012-11-23
- 高鴻鈞研究員當選國際納米科學委員會主席 2010-09-30
- 中國科大江雷/趙創(chuàng)奇團隊 Macromolecules:具備均勻多重網絡結構的高強韌且高透明水凝膠 2025-04-18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FM:在藍相液晶溫度-時間依賴性動態(tài)圖案的多墨水協(xié)同印刷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2-18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dv. Mater.:在可拉伸藍相液晶彈性體激光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1-30
- 中國科學院大學楊晗課題組誠聘博士后、副研究員 - 化學、高分子、功能材料、納米材料等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