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工程研究所納微結構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07-11-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國際材料領域的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最新一期(17,2007,2766-2771),以內封面文章的形式報道了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多相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慶山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材料納微結構調控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此前,該課題組開展了添加氨基酸調控材料納微結構的過程工程前沿技術研究并取得階段性進展。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又進一步研究了Cu2O納微結構的過程調控。通過改變Cu2+/氨基酸比例及其它合成條件,可以實現多種Cu2O納微結構,包括納米顆粒、微米實心球、空心正八面體、空心十二面體、多層空心球等不同次的多極結構的調控合成。
課題組的研究表明:與納米顆粒及微米實心球相比,多層Cu2O空心球具有更好的乙醇氣敏性能,可大幅提高對乙醇檢測的靈敏度。在納微結構調控的過程工程研究方面,其價值在于通過優化合成條件,能獲得高產率,尺寸均一的多層Cu2O空心球。該研究獲得審稿人的高度評價,因此被選擇作為內封面文章發表。
此前,該課題組開展了添加氨基酸調控材料納微結構的過程工程前沿技術研究并取得階段性進展。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又進一步研究了Cu2O納微結構的過程調控。通過改變Cu2+/氨基酸比例及其它合成條件,可以實現多種Cu2O納微結構,包括納米顆粒、微米實心球、空心正八面體、空心十二面體、多層空心球等不同次的多極結構的調控合成。
課題組的研究表明:與納米顆粒及微米實心球相比,多層Cu2O空心球具有更好的乙醇氣敏性能,可大幅提高對乙醇檢測的靈敏度。在納微結構調控的過程工程研究方面,其價值在于通過優化合成條件,能獲得高產率,尺寸均一的多層Cu2O空心球。該研究獲得審稿人的高度評價,因此被選擇作為內封面文章發表。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