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可推薦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5-12-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為進一步深化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專家的作用,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關于深化科技獎勵改革的精神,逐步探索擴大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渠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研究制定了《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附件1),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要求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名候選人。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名候選人。
請注重推薦仍在一線工作的杰出科學家。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個候選項目。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個候選項目。(注: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是指2000年起,即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后年份獲獎的項目)
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人可推薦1項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候選項目。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個候選項目。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名候選人(組織)。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名候選人(組織)。
請注重推薦學術水平高、國際影響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且長期友好的候選人或外國組織。
(五)其他注意事項
1.每位專家每年度只能推薦1項(名)本人所熟悉專業的候選項目(人或組織)。推薦前需按照《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的要求向我辦提出申請,申請截至日期為2015年12月30日。
2.推薦專家必須要求被推薦者按照《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手冊》(可在我辦網站www.nosta.gov.cn下載)的規定進行推薦前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天。公示情況需上傳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3.國家科技獎勵受理公示時,除項目有關內容外,將同時公布推薦專家的相關信息(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科專業及推薦意見等)。當候選項目(人)出現異議時,推薦專家應協助處理異議問題。
二、被推薦者的基本條件
候選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要求,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主要論文論著應當于2013年1月1日前公開發表,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于2013年1月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
2.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后推薦。
3.項目完成人同一年度內參加各獎種的評審不能重復,即同一人只能作為一個候選項目的完成人參加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的評審。
4.2014年、2015年獲獎項目的前三完成人,被推薦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時,不能作為前三完成人。
三、推薦書填寫要求
推薦書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推薦專家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的補充通知》(國科獎字〔2015〕49號,可在我辦網站www.nosta.gov.cn下載)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手冊》的要求填寫,推薦書應當完整、真實,內容要準確、客觀。
非涉密項目需登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按照要求在線填寫、提交和推薦。涉密項目需通過單機版推薦系統(2015年12月31日前聯系我辦專項獎勵處獲取)填寫,不得通過網絡填寫和推薦。
四、推薦材料報送要求
1.非涉密項目的紙質材料(推薦書原件1份,主件、附件應一并裝訂,不要封皮)可直接寄送我辦,涉密項目的紙質材料需由專人報送我辦。涉密項目除報送紙質材料外,還需向我辦報送推薦書首頁和項目簡介各1份,以及推薦書電子版光盤1張。
2.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需報送推薦書原件1份,推薦書主件(從候選人基本情況到候選人工作單位意見共九個部分)30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類項目需附3套科普作品。
3.對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的,應提交《回避專家申請表》(附件2),詳細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提供證明材料并由推薦專家簽字確認。
4.網絡推薦截止時間為2016年1月27日上午8時,推薦材料報送時間為2016年1月28日—29日(以寄出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陳 陽 010-68598465(通用項目)
吳 曉 010-68598395(通用項目)
朱 清 010-68537563(專用項目)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
收 件 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處(請注明“專家推薦材料”)
郵政編碼:100045
附件:1. 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
2.回避專家申請表.doc
一、推薦要求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名候選人。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名候選人。
請注重推薦仍在一線工作的杰出科學家。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個候選項目。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個候選項目。(注: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是指2000年起,即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后年份獲獎的項目)
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人可推薦1項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候選項目。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個候選項目。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推薦1名候選人(組織)。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共3人(含)以上可聯合推薦1名候選人(組織)。
請注重推薦學術水平高、國際影響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且長期友好的候選人或外國組織。
(五)其他注意事項
1.每位專家每年度只能推薦1項(名)本人所熟悉專業的候選項目(人或組織)。推薦前需按照《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的要求向我辦提出申請,申請截至日期為2015年12月30日。
2.推薦專家必須要求被推薦者按照《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手冊》(可在我辦網站www.nosta.gov.cn下載)的規定進行推薦前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天。公示情況需上傳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
3.國家科技獎勵受理公示時,除項目有關內容外,將同時公布推薦專家的相關信息(姓名、工作單位、職稱、學科專業及推薦意見等)。當候選項目(人)出現異議時,推薦專家應協助處理異議問題。
二、被推薦者的基本條件
候選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要求,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主要論文論著應當于2013年1月1日前公開發表,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于2013年1月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
2.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后推薦。
3.項目完成人同一年度內參加各獎種的評審不能重復,即同一人只能作為一個候選項目的完成人參加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的評審。
4.2014年、2015年獲獎項目的前三完成人,被推薦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時,不能作為前三完成人。
三、推薦書填寫要求
推薦書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推薦專家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的補充通知》(國科獎字〔2015〕49號,可在我辦網站www.nosta.gov.cn下載)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手冊》的要求填寫,推薦書應當完整、真實,內容要準確、客觀。
非涉密項目需登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臺,按照要求在線填寫、提交和推薦。涉密項目需通過單機版推薦系統(2015年12月31日前聯系我辦專項獎勵處獲取)填寫,不得通過網絡填寫和推薦。
四、推薦材料報送要求
1.非涉密項目的紙質材料(推薦書原件1份,主件、附件應一并裝訂,不要封皮)可直接寄送我辦,涉密項目的紙質材料需由專人報送我辦。涉密項目除報送紙質材料外,還需向我辦報送推薦書首頁和項目簡介各1份,以及推薦書電子版光盤1張。
2.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需報送推薦書原件1份,推薦書主件(從候選人基本情況到候選人工作單位意見共九個部分)30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類項目需附3套科普作品。
3.對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的,應提交《回避專家申請表》(附件2),詳細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提供證明材料并由推薦專家簽字確認。
4.網絡推薦截止時間為2016年1月27日上午8時,推薦材料報送時間為2016年1月28日—29日(以寄出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陳 陽 010-68598465(通用項目)
吳 曉 010-68598395(通用項目)
朱 清 010-68537563(專用項目)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
收 件 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處(請注明“專家推薦材料”)
郵政編碼:100045
附件:1. 專家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試行辦法
2.回避專家申請表.doc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15年12月8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2016年度中國復合材料青年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揭曉 2017-07-31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6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發布|高分子相關項目 2017-07-27
- 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化學、材料、高分子等)科學成果發布 2017-06-20
- 教育部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公示 | 包含高分子相關項目 2020-01-15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王玉忠、張立群、彭慧勝、馮西橋等獲獎 2020-01-10
- 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國家自然科學獎取消SCI他引次數 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