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MIT技術評論35歲杰出青年創新人物評選揭曉
2016-08-2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第十六屆全球35歲以下創新者榜單,其中包括6名中國人。
該榜單旨在表彰正在成為各自領域領軍人物的杰出青年創新人士,并將這些人士分為發明家(Inventors)、創業者(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和科技先鋒(Pioneers)五大類。35名上榜者在醫學、能源、材料、計算機等不同領域從事研發和創新,涵蓋初創公司創始人、學術機構研究者等。下面小編將獲獎者中,與化學及新材料相關的青年學者整理如下。
曹慶,32歲,IBM研究中心研究員
用高效的碳納米管取代硅晶體管,幫助IBM實現十余年的追求。
刁瑩,33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助理教授
完美打印高分子太陽能電池。
Vivian Ferry,32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
利用納米晶體捕獲陽光并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
Aleksandra Vojvodic,34歲,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員
利用超級計算機設計新型催化劑,用于裂解水以及其他反應。
張一慧,30歲,清華大學副教授
設計納米結構,輕松打造微小造型。
朱嘉,34歲,南京大學教授
設計便攜裝置,利用陽光將水源凈化為飲用水。
高偉,31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
設計能夠監測健康數據的防汗帶。
Kendra Kuhl,34歲,Opus 21創始人
設計簡易反應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物質
Christine Ho,33歲,Imprint Energy公司CEO
研發輕薄、柔軟、可印刷制造的商業化電池。
更多信息請查閱: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lists/innovators-under-35/2016/?set=602221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MIT趙選賀教授、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盧寶陽教授Nat. Mater.: 3D 打印雙連續相導電聚合物水凝膠構筑全水凝膠生物電子界面 2023-06-20
- MIT 劉心悅、Evelyn Wang《Adv. Mater.》:水凝膠在高溫下捕獲水蒸氣 2023-04-11
- MIT-哈佛醫學院《Nat. Rev. Mater.》綜述:定義電子黏膜 2022-09-15
- 2020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300人名單公布 2020-0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杰青試點項目正式使用“包干制”,項目申報不用報預算 2019-12-12
- 201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化學專業評審組人員名單公布 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