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纖維可生產更加安全環保尿不濕
2016-09-3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納米纖維
根據發表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一種由微型納米纖維制成的新材料,可以替代現在尿不濕和衛生產品中使用的潛在有害物質。
該論文的作者(來自印度理工學院)介紹,他們的新材料對環境影響較小,而且比人們現在使用的材料更加安全。
過去幾十年里,一次性尿不濕,衛生棉和其它衛生用品用高吸水樹脂(SAPs)作為吸收劑。這些物質能夠吸收幾倍于自身重量的液體;平均每個尿不濕能吸收30倍于自身重量的體液。但是這個材料不能生物降解:在理想條件下,一個尿不濕要花500年才能降解。SAPs還會產生中毒性休克綜合征這樣的健康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它們被禁止在衛生棉上使用。
據研究人員介紹,一種由靜電醋酸纖維素納米纖維(electrospun cellulose acetate nanofibers)制成的新材料,沒有這些缺點。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該材料,他們認為可以代替目前女性衛生產品中使用的SAPs。
“長時間使用市售產品,可能會導致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和其他癥狀,開發SAPs的安全替代品,這非常重要,”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錢德拉·沙馬博士說。我們建議在不改變產品性能,甚至提高其吸水性和舒適性的基礎上,消除目前市售產品中使用的有害物質,非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樹脂。
納米纖維是利用電紡紗技術生產的一種長而薄的纖維。由于它們的表面積大,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比現有材料的吸水性更高。市售衛生棉中使用的材料是由扁平的,帶狀纖維制成,大約30微米后。相比之下,納米纖維的厚度是150納米,要比目前材料薄200倍。該材料比現有產品中使用的材料更舒適,在使用后留下的殘留物更少。
納米纖維材料也是多孔材料(超過90%),傳統材料(80%),因此它吸水性更強。還可以證明一點:用生理鹽水和人工合成尿液測試,靜電紡織纖維材料比市售產品更吸水。他們也測試了兩個添加SAPs的納米纖維材料的不同版本,對比結果表明,單獨使用納米纖維的效果更好。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靜電紡織納米纖維在吸水性和舒適性等方面都優于市售的衛生產品,我們認為這是取代目前使用的有害物質產品的很好備選,”夏爾馬博士說。“我們希望通過衛生產品更安全的使用和處置,能夠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原文鏈接:http://www.materialstoday.com/nanomaterials/articles/s136970210671389x/
該論文的作者(來自印度理工學院)介紹,他們的新材料對環境影響較小,而且比人們現在使用的材料更加安全。
過去幾十年里,一次性尿不濕,衛生棉和其它衛生用品用高吸水樹脂(SAPs)作為吸收劑。這些物質能夠吸收幾倍于自身重量的液體;平均每個尿不濕能吸收30倍于自身重量的體液。但是這個材料不能生物降解:在理想條件下,一個尿不濕要花500年才能降解。SAPs還會產生中毒性休克綜合征這樣的健康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它們被禁止在衛生棉上使用。
據研究人員介紹,一種由靜電醋酸纖維素納米纖維(electrospun cellulose acetate nanofibers)制成的新材料,沒有這些缺點。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該材料,他們認為可以代替目前女性衛生產品中使用的SAPs。
“長時間使用市售產品,可能會導致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和其他癥狀,開發SAPs的安全替代品,這非常重要,”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錢德拉·沙馬博士說。我們建議在不改變產品性能,甚至提高其吸水性和舒適性的基礎上,消除目前市售產品中使用的有害物質,非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樹脂。
納米纖維是利用電紡紗技術生產的一種長而薄的纖維。由于它們的表面積大,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比現有材料的吸水性更高。市售衛生棉中使用的材料是由扁平的,帶狀纖維制成,大約30微米后。相比之下,納米纖維的厚度是150納米,要比目前材料薄200倍。該材料比現有產品中使用的材料更舒適,在使用后留下的殘留物更少。
納米纖維材料也是多孔材料(超過90%),傳統材料(80%),因此它吸水性更強。還可以證明一點:用生理鹽水和人工合成尿液測試,靜電紡織纖維材料比市售產品更吸水。他們也測試了兩個添加SAPs的納米纖維材料的不同版本,對比結果表明,單獨使用納米纖維的效果更好。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靜電紡織納米纖維在吸水性和舒適性等方面都優于市售的衛生產品,我們認為這是取代目前使用的有害物質產品的很好備選,”夏爾馬博士說。“我們希望通過衛生產品更安全的使用和處置,能夠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原文鏈接:http://www.materialstoday.com/nanomaterials/articles/s136970210671389x/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蘇大程絲教授/福大賴躍坤教授/安農大朱天雪教授 NML 綜述:用于監測物理、生理信號和體液信號的電紡納米纖維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2025-06-20
- 天津工業大學林童教授團隊 AFM:仿生彎曲狹縫結構開發高性能納米纖維聲電器件 2025-06-02
- 川大楊璐銘/司一帆、港城大胡金蓮 Adv. Mater. 綜述:Janus靜電紡絲膜 2025-07-08
- 天津大學汪懷遠教授團隊 AFM:持久的雙疏自潔減反涂層賦予玻璃99.5%的超高透射率 2025-07-08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利用熒光猝滅實現環氧防腐涂層中石墨烯宏觀分散的可視化與定量評估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