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18日,由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辦,《中國化工信息》編輯部、中國輕烴利用行業協作組承辦,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聚烯烴催化技術與高性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聚烯烴催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協辦,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化工研究院支持的“2016聚烯烴新技術與應用發展論壇”在寧波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創新、機遇、挑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聚烯烴行業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相關企業的領導和代表等百余人蒞臨大會。與會專家在此次會議上解讀了當前國內外能源格局變化,分析了我國聚烯烴市場發展情況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展示了聚烯烴最前沿的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
會議現場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報刊事業部總經理 任國琦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報刊事業部總經理任國琦在致辭中指出,聚烯烴是市場需求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聚烯烴的生產,加工以及催化、填充等改性技術的不斷進步,助力聚烯烴高性能材料在汽車輕量化、綠色建材、電子電氣小型化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任國琦表示,寧波是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重要的化學工業基地,集交通運輸、貿易流通渠道、技術孵化基地等眾多軟、硬實力于一身,這也是本屆論壇選在寧波召開的重要原因。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張福琴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張福琴對“十三五”期間國內聚烯烴行業發展進行了分析,她指出當今聚烯烴原料多元化為行業帶來了新挑戰,中國現有乙烯原料總體偏差,以石腦油、加氫尾油為主,比例達到70%以上。輕質原料比例偏低,僅占15%左右,尤其是沒有乙烷原料。截至2015年底,我國烯烴生產原料多樣化、生產工藝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明顯。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CTO/MTO)及PDH工藝在全國烯烴產能占比中分別為17.2%和8.8%。張福琴認為中國聚烯烴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國產高端聚烯烴牌號供應不足;二是高端產品開發跟隨為主,原創不多;三是塑料后加工產業運營管控機制不建全;四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五是國家對安全環保要求提高,先后提出多項污染物排放標準;六是商業模式變革帶來的新挑戰,目前各大電商紛紛進入石化產業的產品銷售領域,削弱石化生產企業已有的傳統市場優勢。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專家 高春雨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專家高春雨分析了全球能源格局對聚烯烴行業的影響。他介紹說,2015年全球能源消耗為131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了1%,遠低于近10年的平均增幅。預計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為173億噸標油,年均增長1.6%。他指出,成本和原料多樣化仍將是未來石化產品競爭的主要手段,中國烯烴市場發展同樣經歷了原料多元化的歷程。乙烯的原料多元化體現在傳統乙烯裂解裝置中,輕柴油的使用量明顯下降,輕烴的使用量在增加,甲醇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快速增加。在丙烯的生產中,近年來多元化體現更為明顯,除在裂解副產、煉油副產外,增加了烯烴轉化、甲醇制丙烯和PDH等。中國烯烴生產的原料多元化將促使中國烯烴生產更加均衡,未來下游生產的分工合作將逐步形成。未來全球烯烴需求仍將保持較快的需求增長,原料輕質化的趨勢仍將繼續,全球將形成以亞太、北美和中東為代表的三大烯烴生產地區,乙烯和丙烯聯合生產的比例將有所下降。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高級咨詢師 高利平
近年來國內外聚烯烴市場運行較穩定,產能和消費量一直處于增長趨勢。中國化工信息中心高級咨詢師高利平分析,未來五年全球聚乙烯產能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東、美國和亞洲地區,而亞洲地區則是以中國為主;全球聚丙烯產能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亞洲(主要是中國)、中東和北美地區。國內聚烯烴行業發展特點:一是生產規模快速擴張,單線規模大多在20萬噸以上;二是投資主體多元化,以前聚烯烴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現在外資、臺資、民營以及大型煤炭和電力企業紛紛涉足聚丙烯行業;三是原料路線正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主任 鄭文革
聚烯烴產品主要特點在于牌號眾多、加工方法多樣、產品應用廣泛。多領域的應用也催生了聚烯烴改性材料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主任鄭文革在講到聚烯烴改性材料進展時,從聚烯烴材料、應用及改性、聚烯烴發泡及應用等方面做了介紹。他說道,國內的中低端材料發展較好,但高端材料就有難度,主要依靠進口。聚烯烴加工改性應用主要包括填充改性、增韌改性、共混改性和功能改性等方向。鄭文革指出,近年來聚丙烯的消費結構在不斷變化,通用編織制品消費比例逐年降低,注塑、薄膜、管材料消費逐年增加。未來CPP熱封膜、汽車、家電及醫用透明專用聚丙烯的消費領域將有廣闊前景。
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戴濤
石化園區一向是企業重要的集聚地,其完善的產業鏈發展更是為園內企業和地區石化行業做出貢獻。寧波石化園區一向堅持供給側改革為導向,合理、有效利用區域現有資源及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高性能聚烯烴產業,鼓勵現有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合作,提升高性能、專用型聚烯烴產品的比重。
在講到寧波石化區烯烴產業未來的發展定位時,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戴濤介紹說,“十三五”期間,寧波石化區將繼續依托特有烯烴原料多元化優勢,不斷推動聚烯烴產業發展,提高高端化產品的比重,延伸和完善烯烴產品鏈,更加注重節能和環保。戴濤指出,寧波石化園區今后在高端聚烯烴產業的重點發展將集中在高性能專用化聚烯烴、功能化聚烯烴、改性塑料及塑料合金、聚烯烴彈性體等領域。應關注的問題包括原料供應的穩定性、先進工藝技術的突破、基礎設施的配套協調和產品應用市場的培育。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秦亞偉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秦亞偉介紹了反應器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TPO)的新技術—RTPV技術,通過該技術可使橡膠質量分數達到70%以上,橡膠分散尺度更小更均勻,且有巨大的成本優勢。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劉柏平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劉柏平在大會上講到,我國聚烯烴行業缺乏核心催化劑技術和高性能聚烯烴材料制備工藝技術,只有在催化劑上實現創新,才能實現全行業的創新,行業要針對聚烯烴材料制備過程的關鍵基本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大力發展核心催化劑技術以及高性能、高附加值聚烯烴產品制備技術,提升聚烯烴制造業的整體水平。他介紹了當下幾項重要的高端催化劑技術,包括鉻系聚乙烯催化劑技術、單釜單峰PE100高等級管材料技術、單釜雙峰催化劑技術、新型高效硅膠負載型鈦鎂Ziegler-Natta催化劑技術等。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黃啟谷
2014~2015年國內高端/高性能聚烯烴自給率僅為38%。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啟谷提出,高性能聚烯烴彈性體/塑料及其催化劑的制備技術主要研究方向應著重在烯烴可控聚合方法學;催化劑及高性能/功能聚烯烴的分子設計與合成方法和高性能/功能聚烯烴基復合材料等幾個方面。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學全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學全講解了可控聚合/活性聚合的優點,他指出,活性聚合要求其中使用的催化劑必須是均相催化劑,現階段該聚合方法還存在一定難度,需要克服。通過活性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壽命足夠長,所有聚合鏈在單體消耗完后仍保持活性,當加入新的單體后增長可繼續進行。因此可通過順序加入單體而得到嵌段共聚物。
- 浙江大學 Angew:一種傳統聚烯烴材料降解與回收利用的新策略 2025-04-28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 Mater. Horiz.:混雜聚烯烴的氧化同質化升級回收 2025-04-02
- 浙江大學王勇教授團隊 Angew:老樹開新花 - 塑料降解耦合費托過程實現聚烯烴低溫高效制輕芳烴 2025-03-22
- 蹇錫高院士:做中國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2020-08-12
- 浙江大學高性能材料力學實驗室誠聘博士后 2013-09-03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高性能材料制備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