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大學教學究竟有多重要
2017-02-21  來源:中國科學報
  最近,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發布了最新的“2017教學調查報告”,并于2月16日刊發了該報記者的署名文章,對此報告做了詳細的分析,其相關數據及其結論對我們也不無啟發意義。

最新調查結果的三大亮點

  這份針對世界高等教育的調查始于2016年,耗時數月,對1150位高教界人士進行了調查,其中90%的人員為大學教師。其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基本上都是大學教學的苦與樂,主旨則是討論大學教學的重要性。所有的問題都與教師有關、與管理有關、與大學生有關。

  此次調查涉及到的國家主要以英國為主,占比為84%;其次為澳大利亞,占5%;歐洲國家4%,美國3%,加拿大和亞洲國家均為1%。在英國,受采訪的人數來自130多所大學。就整個受采訪人數的職業情況來看,學者占了90%。就性別而言,41%為男性、59%為女性。就大學教師的學科分類來看,人文與藝術類占24%,社會科學17%,商學與法學14%,醫學類12%,生物、物理、數學等12%,教育10%,工程與技術8%,創意藝術3%。

  就該項調查的主要發現來看,亮點主要有三。首先,大學教師大都樂于教學,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備課;其次,大約過半的教師認為,前來上課的學生未能按照課前要求作足功課,比如該閱讀的內容未完成,而且這些學生到大學里來還沒有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充分準備;第三,絕大多數教師都反映,學生總是抱怨自己的分數低于期望值,與此同時,還有1/3的教師認為當下的高等教育標準在下滑。

大學教師:樂于教書育人和從事學術研究

  通過調查發現,高校教師是一個絕大多數人樂于教書育人和樂意從事學術研究的群體。

  在受訪的教師中,大約88%的人都表示,教書是其人生的樂趣之一,僅有6%的人說自己不喜歡教書。調查顯示,大學中既有傾情教書者,也有尊崇學術研究者。有大約29%的教師認為教學要比學術研究更有意義、更能激發人,也令人感到更有收獲。與此旗鼓相當,大約30%的教師認為學術研究更有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高于上述兩者的比例,大約41%的學者認為教學與科研應該同等對待。這一調查結果很有意義,我們都知道,人們經常對大學的一個指責就是,大學教師總是埋頭于科研而忘了教學的重要性。就此看來,事實并非如此。在接受采訪的教師中,對于“教師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書育人”的問題,大約39%的學者表示贊同,與之相比,只有24%的人表示不認同。在管理者中,支持教學為重的人員更多,高達48%的管理人員都認為教師的最重要的責任是教學,而僅有33%的管理人員對此表示異議。

  對教師來說,相對于其他各項活動,每個人花在教學上的時間還是最長。超過50%的教師說,相對于科研或管理而言,教學花費的時間還是更多一些。

教學與科研,能否相輔相成

  在大學,教學與科研孰輕孰重是個永恒的話題,如何在其中尋找平衡點,也是對教師的一個考驗。大部分教師認為這兩者相輔相成。

  在本次調查中,有高達83%的教師表示,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有關,并受到了科研的啟發。只有7%的教師不認可。英國某大學的一位教師的話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學教師不單單是教師。我們還是學者,大家根據各自的學科專長去設計教學大綱,而不是依據一成不變的大綱去進行教學。”還有位教師說,“大學教學就應該基于學者所從事的研究——否則,現在什么知識在網絡上找不到啊。”

  關于教學與科研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還應該聽一聽來自學生的聲音。據報道,高水平的基于科研的教學并未得到學生的認可。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只有35%的學生認為,自己從任課教師的教學中獲得了新的學科知識或有所提高。

  很顯然,在高達83%的教師堅持認為教學離不開科研的情況下,卻僅有38%的學生認可教師的學術研究有助于學科知識的提高,這其間存在著不小的鴻溝。換句話說,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中植入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但卻只有少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從中受益。在調查者看來,這其間的鴻溝意味著,學生與對于課堂的認識與教師是不同的。如果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富有新的研究成果,那就應該讓學生對此有更加清楚的認識與了解。

職稱晉升,看教學還是看科研

  對于教學與科研之間的比重,雖然很多大學教師都認為它們同等重要,但大學的管理者是否持同樣的觀點則一言難盡。毫無疑問,大學管理者與教師的定位不同、責任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管理者怎么說。

  據調查,有55%的大學教師和63%的管理者認為,自己所在的大學秉持著科研重于教學的觀念。與此相比,對此持不同意見者的比例則分別只有30%和28%。

  令人感到沮喪的是,科研與教學究竟孰輕孰重,回答一個問題就一目了然了:出色的教學能否使人晉升職稱?僅有34%的教師和37%的管理者認為,這是可能的;而占多數的47%的教師和50%的管理者認為毫無可能。

  這種職稱晉升主要看科研成果的機制,在越是古老的大學(也就是越好的大學)表現得越是突出。有一位來自古老大學的教授說,在一所古老的大學中,一位在教學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沒有在特定學術領域中作出突出成就的教師能否得以晉升,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懷疑的問題。這話無疑說得很委婉,實際情況是幾無可能。有一位專家的話一針見血,現在的情況是,高等教育有眾多的評估教學的方法,但并不拿這些評估方法去晉升職稱。

  雖說如此,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重視教學質量,加強了監管。將近60%的大學教師都提到自己所在的高校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估。只有25%的教師說,自己所在的大學不進行課堂檢查。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對于很多大學教師來說,雖然自己的教學并不被所在高校看重,在自己晉升職稱時也未見起到作用,但讓他們感到開心的是,自己的學生對教師的付出都表示贊賞。

技術,在教學中占據怎樣的位置

  對于今天的大學教師來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承認技術的價值,并相信技術提升教學質量。

  據調查,有半數的教師和68%的管理者都認為,將教學內容錄播或者將其存儲在硬盤上隨時供學生學習使用,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相反,27%的教師和12%的管理者認為,讓學生在網上學習對學生并無益處。

  但有45%的教師認為,錄播課程與網上學習降低了學生的出勤率。一所澳大利亞大學的教師說,過去學生缺席大概是在第六周,現在從第一周就開始了。而英國某大學的系主任抱怨說,錄播課程滋生了學生的惰性,學生不再參與課堂討論,也不知道該怎么做筆記了。學生不到課堂,教師與學生無法交流,也無法問問題和進行討論。而對有些教師來說,課堂討論是其重要的教學方法,然而卻無法展開。

  很多教師意識到了社交媒體在與學生溝通、輔導乃至課后學習中的作用。大約39%的教師和49%的管理者認為這種方式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然而,盡管有39%的教師樂意與學生通過社交媒體聯系,但僅有24%的教師表示自己會經常這么做,而有57%的教師從不采用這樣的方法。

  很多教師都表示,自己總是會遇到學生的郵件轟炸,總是為眾多的學生郵件以及社交媒體中的問題所困。大約44%的教師抱怨,他們不得不在郵件和社交媒體上不斷地露面,從而使學生感到可以與他們隨時保持聯系。

(作者:郭英劍 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擔項目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沙坪坝区| 广西| 东光县| 江安县| 义乌市| 德庆县| 清河县| 徐汇区| 东乡县| 东安县| 溆浦县| 肇东市| 大渡口区| 中牟县| 灵川县| 紫金县| 黄骅市| 旬阳县| 扶风县| 昭通市| 华宁县| 从江县| 綦江县| 安图县| 滦南县| 嘉义县| 陆良县| 东海县| 巴彦淖尔市| 库伦旗| 托克逊县| 扶风县| 龙井市| 辽宁省| 贺兰县| 天峨县| 武宁县| 建平县| 龙州县| 台东县|